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近年来,广安市将培育良好民风作为文明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广泛征集《村规民约》,大力创建文明村镇,积极宣扬好人好事民风建设的创新之举

广安日报 2017-10-12 01:32 大字

□本报记者刘莉华

从今年6月开始,前锋区观塘镇八里村的村民就忙了起来,因为村里规划了500米文化墙,要画上既符合美丽乡村发展主题又让村民喜欢的图画,村干部挨家挨户征集素材。4个月后,村文化墙主题终于“出炉”了:“家风家训”部分艳丽多姿地展示着优秀家风、家训作品,道德模范事迹、身边好人故事;历史文化名人典故部分的数百幅美图,则让村民们美在眼中、甜在心里。

农村美不美,一看环境,二看民风。近年来,广安市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将培育良好民风作为文明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广泛征集《村规民约》,大力创建文明村镇,积极宣扬好人好事,让文明之风吹进农村,文明之花遍地盛放。

“村规民约”显文明

“刘大嫂,要记得每天打扫房前屋后的清洁卫生,鸡、鸭、鹅必须圈养哦……”10月10日下午,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村干部张文华正在村民刘锦珍家中逐条宣讲《村规民约》。刘锦珍边听边点头,“早就该这样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自从有了这些条约,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村规民约》是村民对文明新风的呼唤。”张文华介绍说,卢山村的《村规民约》实施后,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不断增强,邻里纠纷减少了,环境卫生变好了,新村更加和谐美丽了。卢山村民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曾获得央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奖。

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让乡村变美,是广安市深化民风建设,努力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的创新之举。在这一举措的推动下,目前广安市已有1560个村(社区)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文明村镇逐渐增多

一座座明清风格的连体别墅、一串串迎风起舞的大红灯笼、一方方葱郁碧绿的屋边田园……几年间,镶嵌在华蓥山脚的阳和镇偏岩子村彻底变了样,新村秀美无比,建筑古朴有新意,勾勒出村庄特有的“微田园”景致,偏岩子村也从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变成了全省文明示范村。

为加快民风建设,广安市启动了创建文明示范村镇计划。9月27日,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名单公示,广安市广安区兴平镇中咀村、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岳庙村、华蓥市阳和镇偏岩子村、岳池县石垭镇张口楼村、武胜县沿口镇跃进桥村、邻水县观音桥镇倒朝门村6个村镇入选。

截至目前,全市已创成市级以上文明村镇300余个,其中省级文明村镇100个,全国文明村镇20余个。近三年,文明村镇创成率从5%提升到15%。

“广安好人”频现农村

主动承担起儿子债务的“诚信老爹”余兴贵,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的赵玉春,16年里与癌魔抗争、30年间倾其所有、用伟大的母爱温暖了70多个孩子心灵的“侠义妈妈”李小容……近年来,广安好人频现,入选“中国好人榜”的人数位居全省前列,这其中,很多人来自农村。

“广安好人”频现农村,这与广安市深化民风建设密不可分。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广安市在不断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大力推进乡村民风建设。在农村,广安市实施手绘文化墙工程,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先贤精神;不断组建道德模范事迹宣讲团,宣讲身边的好人好事;打造核心价值广场、乡村文化环线,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

如今,广安市广大农村已掀起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热潮,涌现出全国首届孝老爱亲模范曹于亚、四川省助人为乐模范张洁、诚实守信模范刘家奇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1人、中国好人26名、四川省道德模范7人、四川好人200余名;评选产生市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8人、广安好人140余人。

新闻推荐

武胜举行反恐防暴实战演练

本报讯(邓平记者雍剑波)9月29日,武胜县公安局组织特巡警、交警、刑大、城区两所、消防等部门,联合县医院120急救中心和县交通部门,在武胜汽车客运站举行了一场反恐防暴实战演练。演练模拟一男...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