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兴明:把一生奉献给川剧

宜宾日报 2017-08-22 01:37 大字

年轻时刘兴明夫妇一本本书籍,是刘老吸收川剧知识的源泉。

名家档案

刘兴明,1936年生,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峨眉戏剧创作联谊会秘书长,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1989年被授予“宜宾地区首届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称号,已出版戏剧文选《园林好》和《满庭芳》,与他人合编《川剧词典》《川剧常识》《古今生辉南丝路》和《宜宾百科全书》等。个人传略已被录入《中国戏剧家大辞典》《当代中国艺术界名人录》《四川省高级专家名录》等。

□记者 郭晓娟 文/图

“我可是名符其实的‘80后’。”这是8月17日上午,记者见到刘老时,他笑着说的第一句话,引得我暗自诧异:眼前的老人分明已白发苍苍,虽然精神矍铄,但怎么可能还是年轻的“80后”?“哈哈,我今年81岁了,可不就是‘80后’么?”看出了记者的讶异,刘老爽朗地笑着说。

访谈就在刘老打趣自己年龄的轻松氛围中开始。

刘兴明并非职业剧作家、评论家、研究家,但在宜宾乃至四川戏剧界,说他是知名的戏剧文学家、戏剧活动家,那是毫不过誉的——讲学历,他是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讲创作,他新编、改编、整理的大中小型剧本不下50个;讲理论研究,他发表的关于戏剧论文、剧评已有近50篇上百万字。

“从1961年分配到宜宾专区青年川剧团当编剧至今,整整56年,我的青年、中年和老年时光,大半生都献给川剧了。”虽然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但刘兴明说话依然中气十足,谈及川剧,更是来了劲头,声音都高了好几度。

爱好 他10岁登台唱戏

1936年,刘兴明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清平乡。这个地处嘉陵江边的小镇,曾是个水陆交通方便的“川戏窝子”。在刘兴明年幼时,常有玩友座唱川剧和草台班子演出“坝坝戏”。虽然家境贫寒,但生性喜欢热闹、爱看稀奇的刘兴明总是“十处敲锣九处在”的去蹭剧看,常听常看,他就爱上了川戏,并有了“戏瘾”,时常悄悄模仿学唱戏。

10岁那年,刘兴明跟着当地的玩友俱乐部登台唱戏。第一次登台,唱的是川剧《前帐会》中的“娃娃生”阿哥儿,他至今记忆犹新:台下有很多人,他心里有些紧张,都不敢看台下,但还是鼓足勇气开口唱“一拜婆婆椿萱梦,二拜爹爹掌印红,大朝礼仪儿不懂,虽念儿是小萌童。”虽然仅有四句唱腔,却让刘兴明听到了大人们的赞美,“这个娃儿可以,嗓子好,扮相也好看。”

再后来,还在上小学的刘兴明就升格成了跑滩乡班子的临时演员,登台票演《空城计》中的司马师和《营门斩子》中的薛应龙了。

直到进了大学,刘兴明对川剧的兴趣越发不可收拾。他加入了学校川剧社,编写主演了《平妖记》,还被推荐为川剧社的副社长,经常带着社友到其他大学和周围乡镇去演出。

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省上下达任务给西南师范大学,那就是编写《川剧概论》,学校指定由刘兴明等5人负责编写。他跟着编写组到重庆、成都还有川西的一些剧团采风,抄录了大量的资料,观看了无数场演出,采访了诸多川剧演员。这让从小热爱川剧的刘兴明,对川剧艺术从以往的“好玩”,进而到喜爱,并且第一次有了“理性”的认识和了解。

最终成稿的《川剧概论》分为17章,刘兴明执笔写了“川剧地方特色”、“川剧行当角色”、“川剧语言特色”、“川剧流派特色”四章。

忐忑 “业余爱好”成专业工作

1960年夏天,在填大学毕业分配表时,刘兴明在“有何特长和爱好”一栏中,信手写下“鄙人对川剧颇爱好”一语,令一门心思想在毕业后当教师的他没想到地是,这竟成了他一生的命运归宿。后来,他果真被分配到了剧团——四川省实验川剧团工作。

本打算当作锦上添花的业余爱好,一下成了自己的专业,而且还是在全省最高的演出单位里工作,刘兴明颇为忐忑,他深知,对戏剧艺术,自己要学的还太多。

于是,他在著名编剧作家李明璋老师的建议下,白天恶补《川剧传统剧目汇编》,晚上到锦江剧场看演出,整整看了4个月,为其后来的编剧和理论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宜宾专区与泸州专区合并为宜宾地区,为了弘扬川剧“叙泸河”这一传统艺术流派,宜宾地区成立了青年川剧团。省文化局从四川省实验川剧团等单位抽调了10名编导演和舞美人员,到宜宾支援基层文化建设,刘兴明作为其中之一,来到宜宾地区青年川剧团任专职编剧。

安心 把这一生奉献给戏剧

从刘兴明扎根宜宾至今,一晃眼,已经过去56年。从23岁到81岁,从剧团编剧、团长,到宜宾地区文化局的创办主任,大半辈子的光阴里,刘兴明本着“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原则,始终如一地为川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而不遗余力——

和剧团导演、演员一道赴珙县麻团岭山区,经过40多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管水员罗朝根老大爷热爱集体的先进事迹中深受鼓舞和启发,执笔首创独幕现代川剧《管得宽》,在一个单折戏中,用了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

各市、县剧团招收的学员对川剧艺术了解不多,为了帮助演员们尽快掌握必要的川剧知识,他在原《川剧概论》的基础上,整理出一本包括400多个条目的《川剧艺术名词解释》初稿,并出版《川剧词典》,成为我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的第一本专业词书,获得1988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省委提出“振兴川剧”时,他积极响应,根据阳翰笙同名话剧改编大型川剧《草莽英雄》,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专家和观众好评。

上世纪八十年代,戏剧迎来不景气的萧条期,编剧人员大量流失,他从川剧事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把工作的重点从个人创作转移到扶持新人来,参加过全省会演的《日月葬》《手镯情》等,都得到他的全力支持。

期望 川剧艺术不断传承

“现在,刘老已是我们戏剧界的活典籍了,宜宾川剧发展的点点滴滴,不仅被记录在他的笔下,更印刻在他的脑子里,遇到啥关于川剧上的问题和难事,我们都喜欢请教他。”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院长黄淑军笑着告诉记者。

可以说,刘兴明是川剧艺术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他至今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他刚到宜宾时,正是川剧大火的时候,戎城处处是戏剧场,各专业剧团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自创现代川戏会演,一出宜宾剧团自创的现代川戏《白毛女》更是轰动了全国。

还有宜宾地区青年川剧团培养的第一批“女场面”,清一色的年轻姑娘们组成的女乐师,在多场现代川戏演出时,敲锣打击配乐,不仅英姿飒爽,帮腔更是恰到好处,常常赢得懂行观众的满堂喝彩。

更有生行的“小燕子”,以“银燕穿梭”的雄姿,飞纵到戏台下两丈多远,又纵身跃上一丈多高的万年台,轻松自如;还有“孙把子”,在“青川”导演《大破雷锋塔》时,把变脸绝技化入红云宝珠和紫金钵体的决斗中,开创了由旦角演员变脸的先例……

流不尽的“叙泸河”,唱不尽的宜宾戏。说起宜宾川剧发展的一幕幕和一个个老艺术家们,刘兴明滔滔不绝。

如今,步入人生之秋的晚年,刘兴明的生活多了几份闲适。每天早上,他会陪着老伴去菜市场买买菜,下午老两口再去三江口散散步,空闲的时光,就拿来看戏、听戏、论戏、评戏。

不过,刘兴明也有自己的担忧,那就是川剧的传承难。“宜宾老那批能唱戏、会唱戏的演艺人员,已经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了。院团又难招生,没有年轻人来学川剧艺术,这个传统文化瑰宝终会消亡,希望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门传统艺术的传承。”

最近,刘兴明又写完了《“叙泸河”川剧名家名戏艺术特色赏析》手稿,7万多字的文稿,内容涉及宜宾川剧界的28个老艺术家,他用时一年多,一字字伏案手书,不为别的,只为“在自己百年之后,能为后人留下些关于川剧的东西。”

新闻推荐

龙女湖旅游度假区 市民休闲好去处

市民在度假区漫步。龙女湖旅游度假区一角。近年来,武胜县充分依托嘉陵江穿城而过的资源优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在嘉陵江畔种植景观树、草坪等绿色植被,增设滨江木栈道、玻璃桥等景观休闲设施,高标...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