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茶山村:低海拔种茶的试验地

广安日报 2017-07-23 01:27 大字

松树林里至今散落有少许茶树。

□武胜记者站张建斌本报记者胡佐斌文/图

武胜县在广安市属低海拔县,境内无高山,全县最高海拔仅426米。一般情况下,像这样的地质条件,并不适合茶叶的批量种植,因而武胜县不同时期的县志均未有这样的记载。然而,“两江行”采访组走进该县金光乡,一个叫茶山村的村名却让大家眼前一亮。

村以茶山为名,莫非村里真有一个老茶场?随着采访的深入,真相慢慢揭开。

村里建茶场,作为知青安置点

“茶山村确实有茶场。”该村现年68岁的雷秀文给了记者肯定答案,而他则在茶场作过会计兼管理员。据介绍,茶山村的茶场历史并不久,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占地面积约300亩,涉及村内的5、6、7三个村民小组。

“5、6、7组有许多地在山梁上,地处陈家大山尾部,且是夹杂着很多鹅卵石的荒地,武胜县土产公司便决定利用这些荒地建一个茶园。”雷秀文说,开荒大约是1974年,由县土产公司负责购种,全村7个组共同出劳力,组成一个30余人的队伍来开荒种茶,村上同时还负责修了三四间石木结构的瓦房作为茶场管理房。

1976年,国家号召要大力发展社办企业,沙溪公社(金光乡前身)就决定将茶场转为社办企业,名为“沙溪公社嘉陵茶场”,并将茶场列为一个知识青年安置点,计划安置知青30人。按照当时国家政策,一个知青的安置费是200元,30个知青的安置费为6000元。有了这笔资金,村上决定进一步修建茶场房屋,由村内每个村民小组出100斤大米,以及一定数量的石木工和抬工,在陈家大山开山打石。到1977年初,终于建成了15间石木结构的瓦房,使用面积250多平方米。知青先后到了8人,其中武胜县城二轻(第二轻工业)系统6人,重庆市北碚1人,本公社1人。后又在本公社的另外几个村调来20余人,加上知青共30人,平时吃住都在茶场。

茶场组建后,成立了领导班子,辖2个生产班、1个后勤班以及团支部。茶场人员由公社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3元。

种茶是主业,茶场有多种经营

1977年,茶场便开始采茶了。公社派了一名团委书记常驻茶场负责技术指导,每天有固定时间上课,讲解种茶、采茶技术。

茶山村7组、现年56岁的雷琼芬原是茶场的一名采茶女,她介绍,茶场一年要采三次茶:正月采第一发,二月采第二发,清明前后采第三发。采茶时,一般掐两叶一心,采回后用铁锅翻炒。待新茶叶摸起感觉黏手时,再起锅用

手揉茶,揉到叶片有点成条形了,便在室外遮阴处晾晒,还未干完时,再来揉一次,然后又来阴干,最终统一对外销售,“每年采制的茶叶都卖完了的。”

茶场除了采茶、制茶这一主业外,还办起了副业。雷秀文说,为增加茶场收入,改善场员生活,茶场还做起了多种经营:闲暇时间,组织场员在嘉陵江边筛石子运到重庆卖;在场内,则搞起了手工竹制品生产、种西瓜、种粮食、养猪等。

此外,茶场还经常组织各种娱乐活动。场里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有自编自演的节目,经常宣传场内的好人好事,还在公社参加过汇报演出,并得过奖。

环境不适应,废除茶场植松林

然而,茶场的光景前后仅有几年。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茶场的知青便陆续返城了,到第二年时,8名知青全走了,原来自其他村的场员也相继离开,作为社办企业的茶场自然就垮了。

公社不再管理茶场后,茶场所在茶山村便接手管理,在本村组织人员继续生产。仅一年后,土地承包到户,村上也不再管理茶场,而是按地属关系,将茶场分化到各组。由于这些地鹅卵石极多,根本不适合开垦种庄稼,便按县林业部门的统一要求,大面积拔掉原有茶树,在原茶场土地上栽植马尾松。

“茶场被废除,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当地环境不适合种茶,茶场的效益较低。”雷秀文说,茶树喜欢高海拔、多雾的环境,而茶山村的茶场海拔不高,少雾,加上土质相对较旱,产量低,产出的茶当时每市斤只能卖1元多,一年总共也才卖800来元,“如果效益好的话,肯定会一直办下去的。”

而今,原有的茶场早已变成浓密的松林,林里还留存一些当年未被毁掉的茶树,每年仍有一些村民在松林里采茶,以备家里日常饮用。

新闻推荐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助力文化教育扶贫

本报讯(武胜记者站闫金强记者刘婧)日前,“知行青春·逐梦隘口”大学生社会实践暨儿童夏令营活动在武胜县白坪乡隘口村举行,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19名青年志愿者在此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