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擦亮金字招牌 铸造“文明之魂”

广安日报 2022-03-03 00:53 大字

□本报记者 刘甜甜

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主次干道畅通有序、市民素质明显提升……如今,行走在广安区大街小巷,人们会真切感受到拂面而来的文明之风。

去年,广安区始终坚定“创必成,评必过”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增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将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擦亮金字招牌,铸造“文明之魂”。

完善工作机制 落实责任担当

3月1日,在位于广安区建设路38号的工行家属院小区,宽敞明亮的休闲文化广场上,车辆整齐有序地停在停车位上。

“我们小区以前没有停车位,在改造规划了新的车位后,现在停车方便多了,小区环境也更整洁了。”该小区一住户称赞道。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广安区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目前,该区已完成滨河路工行家属院、建设路工行家属院等5个小区的改造,新增停车位100余个,让小区停车不再难。

事实上,广安区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重点,调整了包联机制,坚持1名常委包联1个街道、其他区级领导包联重点乡镇、区级部门包社区、党员干部包街区,构建了上下协调、整体联动的创建工作机制。

不仅如此,广安区还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创建工作专班,认真总结常态创建成效,梳理排查工作短板和问题漏洞,按照定领导、定目标、定责任、定进度和包时间、包质量、包达标的“四定三包”原则,细化分解200余项创建目标任务,保证创建工作事事有人办、件件有着落、项项不失分。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广安区还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共投入老旧小区改造、黑楼道整治、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管理等项目经费2200余万元,单独划拨文明创建工作经费30万元,推动创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精准对标对表 提升创建实效

“请您戴上头盔,保护好自身安全……”近日,在广安区滨河路北段,执勤交警现场拦下一名电瓶车车主,并对其进行温馨提示。

事实上,自去年9月以来,广安区结合常态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文明交通、文明街道、文明餐桌、文明小区、文明养宠“五大文明”专项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不仅是“五大文明”专项治理,广安区还持续开展“深化创建文明城市十项达标提升行动”,印制张贴对标对点示意图960余份,对市政设施、公园广场、环境卫生、文明交通、文明养犬、农贸市场、文明校园、公共文化场馆、商场超市、文明村(社区)10类点位作出了具体达标要求,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据统计,2021年,广安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800余起,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对乱摆乱卖、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十乱”现象重点排查130余次,印制张贴“文明餐桌”“公筷公勺”等宣传画2.2万余份,打造“文明小区”示范点位32个,发放文明养犬宣传单2100余份。

以新修订的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城市测评体系为标准,广安区紧抓重点,对标对表开展创建工作,确保“牌子保在手、工作上台阶、群众更满意”。

一方面,广安区扎实做好入户问卷调查,通过开展“千名党员干部进街道,共建文明社区”活动,组织社区、相关职能部门、共建单位主动开展创建活动,努力做到模拟问卷调查全覆盖,全面提高市民满意度。另一方面,该区持续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建文明城”“亮美城市·文明有我”等文明实践活动,刊播宣传标语、广告1000余条,制作大型广告5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景观1处,让文明城市的公益广告扮靓城市公园、广场、学校、街道、社区等,营造出浓厚文明氛围。

下一步,广安区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好“补短”工作,全面提升老城形象品质;继续加强氛围营造工作,不断提高创文工作知晓率、支持率,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坚决为保住“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命名单 (2022年2月28日广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根据广安市人民政府市长赵波的提名,决定任命:周明为广安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包永红为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罗银华为广安...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