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不回的老摊铺(四)

广安日报 2021-05-23 00:41 大字

□夏孟珏

裁缝铺

前蜀牛娇的《灵怪录·郭翰》中说:才子郭翰夏夜在树下乘凉,突然,眼前出现一位美丽的姑娘,自称是天上织女,并向他讲述了许多天宫的美妙事情。郭翰说:“你口口声声说来自天上,怎么证明你不是说谎话哄人呢?”姑娘让郭翰看看她穿的衣服。郭翰仔细一瞧,奇怪她身上的衣服竟然没有一条接缝。仙女说:“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

天上的神仙凭借无边的法力能做到“天衣无缝”,无需裁剪缝纫,而人世间的衣物却少不得这些工序。洪荒远古,人们以树叶兽皮为衣,就得将这类东西按体形截裁和连缀,以便更贴合体形。骨针发明,就有了最早的缝纫。于是,“裁”和“缝”这两个动词就与人们的衣物紧密相关了。

在古代,一般百姓的衣帽鞋袜多是自家缝制,缝制衣物恐怕是女人必备的生活技能,一手好的女红往往可以引以为傲。穿着剪裁得体、针脚细密的衣物,别人就知道你家有能干的慈母或贤妻。然而,大户人家衣着讲究,却不屑于自己动手;官家的各类服装,如官服、军服、差役服等等也需人制作,于是有了专门以裁剪缝纫手艺为生的人。清代顾张思《士风录》记载:“成衣人曰裁缝……盖本为裁剪缝缀之事,后遂以名其人。”“裁缝”就作为了专业服饰制作者的称谓,也有人称其为缝衣匠、成衣匠。据说,他们崇奉的行业祖师爷为轩辕、嫘祖或针神。

先前的裁缝一般没有铺面,缝纫机也还没有发明,雇主有请,即上门手工为其服务。1919年,广安县城有了第一家有店面有缝纫机的裁缝铺,后裁缝铺陆续增多,达到三十多家。于是,在广安县城,裁缝上门服务逐渐成了历史,要穿新衣,人们都得在布店扯好布,交到裁缝铺裁剪制作。然而,乡村却并非这样。虽然各乡场也先后出现了裁缝铺,且逐步增多,但是广大乡民还是很少光顾裁缝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小农经济社会人们的普遍观念,千百年来农户的衣物都是女人们手工缝制。快捷高效的缝纫机出现,慢慢取代了女人们的巧手,但乡民们还是很少到街上裁缝铺制作衣物,而大多还是先准备好布料,然后请裁缝上门批量制作全家人衣物,这也逐渐形成为乡村新的习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当知青时看到,生产队里各家各户往往在冬腊月农闲季节或儿女婚事之前,上街扯来所需布料,请来裁缝制作。一般是一位师傅带一两个徒弟,由徒弟扛着缝纫机,一大早来到雇主家,摆好机器就开始操作。主人家得招待饭,中途还得“过午”,吃食是小汤圆或荷包蛋之类。人少的人家一天即可完工,有的家人多,得干两三天。

我出生和成长都在广安老城。从我记事起,除了少数针织品内衣和袜子,成品服装基本上没有,就连内裤都得扯布找裁缝打或自己缝制。广安城内几乎每条街都有裁缝铺。一张大案板,上铺一床草席就是裁剪台,其旁边摆着几台或十几台缝纫机。布料交给裁缝师傅,讲明做何种样式的衣服或裤子,他就拿出软尺给你“量体”(广安话叫“比折子”),当然不忘问问顾客肥瘦松紧的要求,然后给你“裁衣”。他左手拿把尺子,右手拿块画粉(即块状粉笔,不过更细腻),在铺在案板上的布料上画样,然后拿专用的大剪刀“嚓嚓”地剪裁。一个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你不得不佩服他手脚麻利和技艺娴熟。最后,说定几天后来取新衣,开一张票,并将剪裁余下的布块一卷,一起递给你。那些缝纫工一人踩着一台缝纫机,都在忙着缝制师傅裁剪好的衣物。干这行讲究动作要快才能多挣钱,年轻人就有这个优势,于是民谚就有“老医生,少裁缝”之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裁缝铺都是集体性质,到八十年代,就开始出现个体户裁缝铺。

记得我的生平第一件成品服装,是1974年读中师时买的一件的确良衬衫,十一二块钱(相当于一个职工月薪的近一半了)。改革开放以后,街上服装店慢慢多了起来,卖的各式各类成品服装,材料、款式五花八门,任你挑选。于是,买布找裁缝制作衣服的人愈来愈少,裁缝铺纷纷关张。如今在街上,只有个别布店还有一两台缝纫机为顾客加工制作服装和被褥,专业的裁缝铺早已难觅踪影。(完)

新闻推荐

优良天数103天,优良率83.7%前锋区空气质量稳步向好

本报讯(前锋记者站兰林前记者刘定春)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前锋区持续加强空气质量...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