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相遇 荣幸之至
□许启勇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曾经是一名编辑。
但《川东周末》不是我“出道”的地方。我在江西南昌上大学,毕业前应聘进入了当地的《足球俱乐部》杂志。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足球杂志,对一名新闻专业毕业同时又极度热爱足球运动的学生而言,没有比到这里上班更完美的事了。
不过想象与现实总归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对一个外地人。2009年,就在我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老家传来了报纸扩版招人的消息。我毫不犹豫投去了简历,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接到了被录用的消息。我第一次对生活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
我终于可以回家了。就在那年年底,我准时出现在川东周末编采中心的办公室,正式成为《川东周末》《川东都市》的编辑。相比于承担党报职责的《广安日报》,《川东都市》更多承担起了市场探索的责任。也就是说,它可以不必那么严肃,但要做得好看。我想,我可以试试。
很快,我就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因为报社领导给了编辑足够的自主裁量权。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炒菜师傅,版面就是我要做的菜,记者们的稿件就是我的原材料,我充分利用大学和《足球俱乐部》教给我的“烹调”方法,并偷学《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重庆晨报》等知名“饭店”的“厨艺”,不断推陈出新,玩得非常开心。
那段时间,我的脑洞很大,想法很多,导致博客上的文章产量剧增。领导一看,既然你愿意写,与其放到博客上,不如放到报纸上,于是专栏“许弯酸开博客”应运而生。每周一期,足以承载我所有的想法。
至于专栏名字里的“弯酸”二字并不是我性格的体现,恰恰相反,我为人还算厚道,不过对版面有一些相对挑剔的要求,以致美编们看到我进办公室,就悄悄议论道:许弯酸来了。
可能也不是很“悄悄”,不然我也不会知道。而且从现在的眼光看来,或许用“许弯酸来了”作为栏目名称会更经久一些——当时没想到“博客”这么快就不流行了。
一边做着自己专业内的工作,一边写着自己想写的文字,同时还摆脱了身处外地时的种种艰辛,单纯又满足的生活,让我享受到了人生迄今为止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但那永远只会是童话里的故事。很快“变故”就来了——2012年12月底,《川东都市》停刊了。我一时难以接受。领导解释说,这是大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值得庆幸的是,《川东都市》停刊了,《川东周末》还在,我的专栏还在。
2013年9月,我离开了报社,开始了一段“奇幻漂流”,但不论走到哪里,心里始终惦念着一件事——给《川东周末》写稿——可见这份工作给我造成的“阴影”有多大。但我没有拒绝,因为我早就习惯了,不让我写才不习惯呢。
我还习惯性地把自己当成《川东周末》大家庭的一员,回报社都像是回自己家一样随便。所幸《川东周末》也没有见外,不仅对我敞开大门,还在编辑出版《川东周末文集》系列丛书时,把《许弯酸开博客》汇集成册、单独成书,给了我一份巨大的惊喜。
当亲手触碰到那本书的时候,除了觉得名字有点土以外,真的是满心欢喜。欢喜的不仅是《川东周末》让我拥有了人生第一本书,更因为,《川东周末》把“许弯酸”这三个字打造成了我的名片和标签,镌刻进了我的生命里。
带着“许弯酸”这个艺名,我又到市文联编辑了几年《广安文艺》。这本杂志和《川东周末》性质类似,都是为文艺爱好者搭建展示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所以工作上几乎是无缝衔接。从《川东都市》到《川东周末》再到《广安文艺》,“许弯酸”延续了人们的期待,也因此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抽象的符号。看见这三个字,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也无需再懂。
现在你可能信了吧,我曾经真的是一名编辑。
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川东周末编采中心的编辑打来电话问我:《川东周末》出刊1000期了,要不要“感怀”一下?让我再次对生活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这么容易就1000期了?我还没准备好呢!要不要再考虑一下?但冷静下来一想,生活从来都是这样不由分说,没什么好准备的,写就写,10多年都写过来了,还怕这一篇?不让我写才不习惯。
于是,我提笔写下了这句:与你相遇,荣幸之至。
(作者系市委组织部干部,曾编辑《川东周末》《川东都市》3年有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康建林)3月31日,“筑梦成渝·共创未来”青年企业家走进广安活动之广安城市推介会召开。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