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前教育姓“公”

江淮时报 2020-01-03 11:01 大字

■吕可玫

报载,从群众急难愁盼出发,四川省广安市实施提升师资、规范民办、提高质量“三大举措”,扩大公办资源,至2019年秋季开学,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数2.1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数占比达到45.04%。到2020年,广安市将新增公办幼儿园160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数近6.2万个,确保80%以上的适龄儿童能到公办幼儿园上学。

新增160所公办幼儿园,力争到2020年全市80%的适龄儿在公办幼儿园上学,全面解决幼儿 “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此举不仅体现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彰显了幼儿成长的关怀,而且等于是把学前教育视同为义务教育,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为学前教育“买单”,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值得点赞。

当然,以往“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并非广安市独有,早已成为了各地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公办幼儿园太少,竞争十分激烈,老百姓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入读公办幼儿园。

有的迫不得已,只好把孩子送进私立幼儿园。但私立幼儿园一般条件较差,如师资力量弱、抚育质量差,还存在校车接送安全隐患等,而较好的私立幼儿园收费又太贵。

学前教育是民生教育,幼儿入托问题,是民生问题,直接关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是各地必须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各地采取了不少举措,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成为老百姓的烦心事。

值得重视的是在幼儿入托保障方面,在保障幼儿应该享有的权利方面,“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应该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一种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的行动指南。那么如何拿出切实举措,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让老百姓满意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必须逐步让学前教育姓“公”。换言之,就是要多建公办幼儿园,力争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上公办幼儿园。而今,广安市先走一步,将新增160所公办幼儿园,不仅要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还要让孩子们“好入园”,并让孩子们“入好园”,提升重视学前教育、保障儿童入好托的高度与温度。

其实,从办学性质上讲,幼儿园与小学一样,都是以教书育人为宗旨,都是满足老百姓的基本公共民生需求。目前虽然还没有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但是只要都像广安市这样,不仅压缩地方一般性支出,向学前教育倾斜,新增160所公办幼儿园;而且探索开展公办幼儿园教师合同制改革,解决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等。

笔者相信,用不了几年,各地的适龄儿童都可以上公办幼儿园。

新闻推荐

立足长远 聚焦主业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本报讯(记者罗芮)2019年12月31日,副市长肖伟华带队开展慰问金融系统年终决算员工活动。肖伟华一行先后前往成都农商银行广安...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