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奔小康路 广安区创新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纪实

广安日报 2020-01-03 00:40 大字

□于丹 邓国先 秦炫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2019年12月26日,在广安区悦来镇方寨村湖羊养殖圈舍内,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羊伸着脑袋发出“咩咩”的叫声,村民卢华云和龙银翠满脸笑容,将饲料倒进食槽。“这是11月中旬从湖州市南浔区运来的湖羊,这可是咱老百姓的‘致富羊’!”卢华云喜滋滋地说道。

“湖羊入川”是南浔区和广安区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实施的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之一。2019年以来,已有1100只湖羊从1600公里外的南浔区来到广安,顺利入驻悦来镇、白马乡和龙台镇的“新家”。

2018年4月,南浔区与广安区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广安区抢抓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与南浔区深化交流合作,创新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探索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落实,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成绩喜人。

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模式 工业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2019年12月26日,占地15万平方米的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内,工人们各司其职、有序工作。官盛新区管委会主任苏明遂介绍,新区精准谋划,明确园区发展定位,积极对接南浔区优势产业和战略布局,承接块状经济转移,让工业经济薄弱的广安区实现了工业发展“异军突起”。

“南浔区工业经济实力强劲,已形成电梯、电机、木业3个百亿级块状经济,具有超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而广安区工业尚处于培育阶段,两地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苏明遂坦言,南浔区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严重,急需向外转移发展,而广安区在土地、用工等方面要素充裕,合作空间巨大。为此,该区围绕工业产业发展体系,明确官盛新区发展定位,规划建设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家居等优势产业。

为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广安区大胆创新,探索“国企建厂房引导民企发展、国企购设备带动民企发展”模式,积极深化项目落地举措。经两地协商,由南浔区国有平台对接南浔龙头民企,采取厂房订制、平台建厂,实行先租赁后转让的模式联合入驻园区。目前,产业园已建成的4号厂房即为沃克斯电梯项目量身定制,厂房高度、承载等指标均按照项目要求建设。同时,由南浔区国有平台购置生产设备,租赁给民企用于生产,推动南浔区民企来广安投资兴业。在未来5至10年内,民企再逐步收购厂房设备,以减少企业前期投入,实现企业“拎包入驻”。

在国有平台和两地优惠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湖州市优势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拓展西南市场。目前,官盛新区已引进全国行业龙头制造企业——浙江才府玻璃项目,还有3个湖州意向企业正在招引洽谈中。

探索湖羊产业发展模式

打造“湖羊入川”示范基地

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大安镇粉红色的湖羊养殖圈舍分外显眼。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圈舍周边的“红美人”柑橘基地。大安镇党委书记邓术芳介绍,种养基地种植“红美人”柑橘180余亩,养殖湖羊110只,今年已成功繁育120余只“羊宝宝”。

“基地将湖羊的排泄物作为柑橘的肥料,走生态种养循环发展的路子。”邓术芳介绍,同时,基地盘活了荒芜土地,为大安镇23户86名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人均年增收近400元。

记者了解到,广安区将湖羊特色产业与丰富的农作物秸秆、糠麸等优质饲料资源结合,试点发展湖羊养殖,并将湖羊养殖与龙安柚、柠檬、枳壳等种植业相结合,探索“秸秆—湖羊—羊粪有机肥—经果林”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目前,全区已建成湖羊基地5个,存栏量1400只,带动797名贫困人口增收。

在湖羊产业发展中,广安区出台《“湖羊入川”和“湖羊致富”工程实施方案》,由南浔交投公司和广安盛达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控股运营湖羊养殖基地,解决产业发展引领问题。目前,石笋镇已开工建设全国首个万只湖羊种羊基地,建成后将为周边养殖户提供商品羔羊、技术培训、卫生防疫等。出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指导意见》,调动村干部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头发展湖羊产业,明确各方的责任义务,贫困群众、村集体、合作社按6:2:2的比例分红。在做大湖羊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广安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旅融合、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不断丰富湖羊“产品”。该区在石笋万只湖羊种羊基地建设农旅融合项目,规划湖羊科普馆、采摘基地、观光休闲等主题乐园,还规划配建湖羊屠宰、储运、食品加工等产业,打造以湖羊为主题的全产业链品牌,使湖羊产业成为广安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鼓起贫困群众增收“钱袋子”

2019年12月26日,龙台镇青松村枳壳产业园,村民正在基地管护枳壳幼苗。2019年8月,青松村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152万元,成片调形土地365亩,引进业主栽种枳壳。

记者得知,投入产业基地的152万元资金,将按每年5%的比例,分20年时间返还给贫困户和村集体。“其中2.5%作为48户166名贫困群众的分红,人均每年可得228.9元,另外的2.5%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青松村第一书记蒋帅告诉记者,就在2019年11月30日,青松村已进行首次分红。

据悉,广安区2019年共实施8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农业产业项目,由当地政府与相关责任主体签订12份合作协议,明确业主扶贫致富的法律责任、政府统筹管理的监督责任、贫困户劳动致富的主体责任。

同时,该区建立扶贫车间“挣工钱”、保底分红“挣现钱”、包产包销“挣净钱”三种机制,确保贫困群众增收得到有效保障。据介绍,该区在产业园区和本地企业中培育扶贫车间(就业基地),对吸纳贫困群众就业的企业给予补贴。将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量化给项目所在贫困村和群众,由业主每年给予贫困村、贫困群众分红。2019年,该区9个实施项目共向贫困村、贫困户分红130.41万元。万只湖羊种羊基地建成后,由广安区国有平台公司负责经营管理,通过设立东西部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广泛发展湖羊养殖,由国有公司保底收购成品羊,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该区还制定“土地流转收入、劳动务工收入、持股分红收入、农产品保底产销”四张清单,固化农户受益增收渠道,带动3289名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300余元。

新闻推荐

向文强:提升技能水平 继续干好工作

□本报记者刘秦君2019年12月30日,前锋区广安耀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骨干向文强在车间忙个不停,随着公司不断发展,作为技术...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