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阿姨陈文菊:从“格格不入”到“融入城市”

广安日报 2019-12-04 01:23 大字

陈文菊在客户家中打扫卫生。

□广安区记者站 廖小兵 本报记者 刘婧 王林 文/图

2019年,对陈文菊来说是极具挑战、成长最快的一年。走出熟悉的农村到广安城区当家政阿姨,她克服了重重难关,完成了从贫困户到家政能手的蜕变,并把家政做成了引以为傲的工作。

陈文菊今年52岁,此前一直和丈夫在广安区龙安乡革新村务农。担心丈夫冠心病发作,她一直不敢出远门,为了给儿子攒钱买婚房,今年3月在革新村第一书记金达芾的鼓励下,她参加了家政培训,学得特别认真,很快就被广安賨州姐妹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相中”入职。

刚进城时,陈文菊觉得自己格格不入,生活方式变了,就连过马路看信号灯都是难事。“我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陈文菊坦言,看到客户家中精美的装修,心里有一种落差感,也担心城里人瞧不起她这个乡下人,她干活总是放不开手脚。而在一次次相处后,客户的友善,让她仍掉了“思想包袱”。

对陈文菊而言,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不识字,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让她做起工作来比常人吃力了许多。“对广安城区本来就不熟,客户又比较分散,我经常为找客户住所发愁。”陈文菊说,她也闹出了不少笑话,在小区门口问小区位置、来回走冤枉路都是常有的事。

陈文菊也找到了管用的办法,每次和客户通话都录音,然后靠录音找人问路。“干了快一年,能找到广安城区大多数小区了。”她满意地说道。

虽是新手,但陈文菊打扫卫生特别用心,她注意细节,不会留下卫生死角,加上性格开朗、爱笑,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很多有洁癖的客户都会点名找她打扫卫生。“也是有客户的包容,我才能干好这个精细活。”陈文菊话语里充满感激。

因为客户多,她经常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我人在城里,却放心不下老公。”陈文菊说,挣得“第一桶金”后,她特意为丈夫买了一个冰箱,每次回去都会给丈夫炒几盘肉放在冰箱里。

她说,有几次回去时,村里还有人劝她换个工作,认为家政保洁是伺候人的“下贱”活儿,但她却没有丝毫动摇。陈文菊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行行都能出状元,她做家政很开心。

陈文菊还清楚地记得,11月22日,商务部部长钟山到革新村调研时还到她家中,勉励她当好家政扶贫带头人,这更加坚定了她做家政的信心,也让她的生活更有奔头、更有希望。

“现在每个月平均能拿到4000元。”陈文菊说,过去干农活,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不说,还存不到钱,甚至连累孩子因不想拖累家庭而辍学打工,这至今都是她的一个心结,“现在干的是轻巧活儿,还能赚钱,没干满一年,就存了近3万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今,陈文菊成了“家政扶贫”义务宣传员,她回到村里,就会主动向乡亲们分享她在城里的新鲜事、赚到的一笔笔丰厚酬劳,劝说乡亲们跟她一起干。

“我还想把老公接到城里,和我一起做家政,让他打点下手。”陈文菊说,她希望在家政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新闻推荐

广安市委宣传部:开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专题党课学习教育

本报讯(记者周文平)为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工作,11月29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开展“严...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