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于亚:用“割肾救父”的力量扛起社会责任

广安日报 2019-09-27 01:25 大字

□本报记者 雷彬 尹姮

9月25日,曹于亚像往常一样带着备好的课走进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操场上正在军训的新生活力十足,她微笑着看了看这些朝气蓬勃的脸庞,然后走进教学楼。“要把爱和感恩传递给学生!”这位当年割肾救父的女孩,如今已成长为一名高校政治课教师,并以“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力量,影响和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学生。

2006年,年仅19岁的曹于亚不顾所有人反对坚决割肾救父,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为人子女的本分。如今,成长为一名教师的她,不忘为人子女的初心,孝老爱亲;牢记人民教师的使命,教书育人。

不忘孝老初心 扛起生命重担

今年32岁的曹于亚出生于邻水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3岁起父母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她与弟弟、妹妹、外婆一起生活。2006年11月的一天,备战高考的曹于亚遭遇了晴天霹雳——父亲因尿毒症晚期被送至医院抢救,双肾坏死,如不及时换肾,生命只能以天来计算。

突如其来的疾病和近50万元的治疗费用让这个生活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19岁的曹于亚来不及伤心,安顿好弟弟妹妹后,立即赶往父亲所在医院。母亲告诉她,即便筹够了钱,没有肾源也救不了父亲。后来,她从医生那里了解到,肾移植可以在亲子之间进行。于是,她毫不犹豫地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割肾救父。

曹于亚悄悄来到医生办公室,表明自己的打算。医生看她年纪尚小,一口回绝。曹于亚急了,跪在医生面前:“求求您救救我爸爸!我已经19岁了,我可以把户口簿拿来给您看。”医生被感动了,但父母却断然拒绝,她又跪在父亲病床前:“爸,您要是走了,我们这个家就垮了!”最终,父亲忍痛接受了女儿的孝心。

为了筹集治疗费,曹于亚劝说母亲卖掉家里新盖的房子,筹集了5万余元,保证父亲能继续接受治疗。

2007年1月17日上午,曹于亚笑着进了手术室。手术很顺利,术后8天她便回到学校。父亲出院后,母亲继续外出打工挣钱还债。

春节过后,曹于亚返回学校上课时,同学们发现她是带着父亲一起上学的。为了照顾父亲,她每天早早起床做饭熬药,中午和晚上也要照顾父亲吃饭睡觉以后才拿起书本复习功课。

高考结束后,面对家庭困境,曹于亚选择外出打工。后来,来自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以及免除大学三年学费和住宿费的好消息,给了她继续求学的希望。

牢记责任使命 感恩回报社会

曹于亚捐肾救父的事迹很快被社会大众知晓,许多好心人为她家送去爱心。2007年7月,曹于亚被广安团市委评为“优秀团员”,并获得“四川省十佳留守儿童之星”,四川省十大“感动校园”人物、“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称号。

“我们一家人能有今天,都是社会大家庭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关爱,我们应该努力回报社会。”如愿进入大学的曹于亚怀揣感恩之心,除了努力学习外,积极投身公益,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校组织志愿者前往灾区救灾,曹于亚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但了解她身体情况的校长拒绝了她的请求。在曹于亚的软磨硬泡下,校长最终同意她前往灾区。

大学期间,曹于亚多次到各大学校园作励志报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传递正能量。有一次,她在一所大学做励志报告分享会时,该校师生自发筹集1万元捐赠给她,但曹于亚没有接受,而是将这笔钱转赠给了该校其他贫困学生。“当时的我已经很满足了,家人身体健康,学习花费不愁,还有很多比我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这笔钱。”

2010年9月,因学习成绩优异,曹于亚被保送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习。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广安,就职于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如今,身为教师的曹于亚更知肩上责任之重。看着一群群大学新生稚嫩的脸庞,想到自己曾差点无缘大学生活,她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做好一名大学教师,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尽己所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回报曾经帮助过她的人。

新闻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海外侨胞看四川”活动在广安市举行

本报讯(记者刘甜甜)9月25日,第五届四川华侨华人社团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海外侨胞看四川”活动在广安市举行,来自...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