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穷根”奔小康
□张晓瑜 宋天淑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12月21日晚上,在明亮的路灯照耀下,彭家乡观音村村民像往常一样,端着饭碗走到村民广场,一边开心地吃着晚饭,一边聊着“乡村夜话”。“这几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村民住进了易地搬迁集中居住点,沥青公路修进了村,公路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里还建起了休闲广场,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了。”村民杜宜轩高兴地说道。
广安区属国家级贫困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该区全面贯彻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作部署,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近4年来,全区累计减贫4.8万余人,退出贫困村54个,贫困发生率降至0.84%,成为全国28个、全省2个首批摘帽的国贫县之一。
“摘帽”仅仅是脱贫攻坚迈出的扎实一步,全面小康才是根本目的。今年以来,广安区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目标导向,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促进3344人脱贫、29个贫困村退出,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督”。
层层压实责任,打好脱贫攻坚持久战
脱贫“摘帽”后,广安区各级干部并没有懈怠。区委负责人介绍,该区整合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成立“指挥部”,乡镇建立“指挥所”,村级组建“作战室”,形成三级联动高效脱贫攻坚体系。
“清单制+责任制”是广安区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法宝”之一。该区建立区级领导包乡镇、帮扶部门包村、帮扶干部包户的责任机制,31名区级领导牵头揽总,95个帮扶单位人员常态走村入户,136个驻村工作队坚守驻村岗位,136名农技员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月月列清单、建台账、抓推进、促整改。所有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工作成效与绩效奖金、评先评优、职务晋升“三挂钩”,出台28条关爱脱贫一线干部的激励措施,以逗硬奖惩保障决战决胜。
下足“绣花”功夫,千倍用力斩“穷根”
今年初,广安区交通部门投入300余万元资金,修通了蒲莲乡六角村至钟禅村的10余公里沿山水泥公路。蒲莲乡党委政府利用这一契机,引进业主在六角村半山腰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核桃产业,在幼龄核桃基地套种“美人椒”“二金条”海椒和蜜本南瓜各500亩,在盘活千亩荒芜土地的同时,为当地贫困群众找到了增收新路子。
据介绍,广安区常态开展“回头看回头帮”,严格按照持续增收、住房安全、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安全饮水、兜底保障、易地搬迁及文明引导等多方面不漏一户一人的标准,针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开展动态监测,下足“绣花”功夫,确保贫困群众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推进扶贫协作,凝心聚力奔小康
“感谢南浔区为我提供就业岗位,帮我实现了转移就业。我一定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务工挣钱,争取早日脱贫致富。”12月2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企业务工的广安区恒升镇长征村贫困村民刘建华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今年4月,南浔区与广安区建立东西部携手奔康结对帮扶关系。两地深度对接,于今年6月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在劳动力转移、解决企业用工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为刘建华等4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了赴南浔区务工的机会。不仅如此,两地还编制《南浔区—广安区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三年行动方案》,南浔区已到广安区组织劳务招聘会27场,提供就业岗位1538个。广安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订单式劳务输出,目前已举办培训班40期,培训贫困人口1088人、致富带头人68人、专业人才30人。
劳务协作仅是广安区和南浔区构建合作大格局中的一个小切块。据悉,两地多次召开扶贫协作联席会议,签订《南浔区—广安区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和28项合作协议,着力在产业扶贫、人才交流、社会参与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协作格局。
在产业帮扶方面,南浔区的帮扶将为广安区极大增强“造血”功能,保障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记者获悉,两地已出台总投资达2.5亿元的种养业扶贫协作三年项目规划,预计可带动4000余名贫困人口增收。今年,南浔区已落实产业帮扶资金3178.5万元,在广安区实施柠檬、龙安柚、枳壳、淡水鱼等项目。两地还提升合作层次,达成共建南浔·广安飞地产业园区协议,着力引进电梯、电机、电磁线、木业、旅游等南浔区优势产业,目前双方已签订总投资达10亿元的9批次16项具体合作项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尚进郑灵芝广安区记者站张国盛)“感谢你们来看我,还为我送来日常用品,你们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要亲哦!”日前,方坪乡棋...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