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阳光”温暖残疾人
□陈勇军 邓国先 彭艳艳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12月6日,蒲莲乡团堡村一级肢残人伍宁波在家人的帮助下,来到花桥场镇,做起了电器修理和手机充值等业务。“区残联和乡民政所为我送来灵活就业补助金,让我能自食其力,减轻了家人的负担。”伍宁波说。
广安区残联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积极推进涉残省定民生工程建设,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全力保障,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前,该区已全面完成6类省定涉残民生工程,让“普惠阳光”温暖残疾人。
发展增收产业携手残疾人迈上致富路
“在区残联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我获得了6万多元产业帮扶资金和小额信贷,我用这些资金改建了圈舍,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我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了!”12月5日,大安镇飞凤村残疾村民杜江看着自家饲养的山羊争相吃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4年前,杜江在外务工时,意外造成腰椎及右下肢受伤,被评定为三级残疾。2015年回家后,杜江用树枝、竹块建起简易羊圈发展山羊养殖业。在脱贫攻坚中,区残联工作人员送来1000元残疾人产业发展帮扶金,还和该镇党员干部一道,帮助杜江申请到6万元小额信贷。有了资金支持,杜江将圈舍从30平方米扩建到300平方米,购回100只羊羔饲养,年纯收入达3万余元。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该区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实施“精准帮扶”,帮助他们迈上致富路。为此,区残联工作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调查走访,鼓励他们克服因心理障碍和身体缺陷带来的难题,力所能及地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帮助残疾人制定接地气的产业项目,利用残疾人扶持政策,落实帮扶措施和资金,开展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扶持残疾人脱贫致富。今年以来,该区投入资金86.8万元,共扶持868名农村残疾人发展致富产业。
适配辅助器具帮助残疾人提升生活质量
对残疾人而言,辅助器具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器械,是帮助他们提升生活质量最直接的手段。区残联通过为残疾人贴心适配辅助器具,满足残疾人康复训练日常化、家庭化,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方坪乡芙蓉村村民刘召建的父亲瘫痪在床多年,老人特别希望能从家里“走”出去,和邻居们聊聊天,摆脱寂寞的生活。今年6月,区残联工作人员将一辆新轮椅送到老人家里,帮助老人实现了“走”出去的愿望。“现在,我有空都要推着父亲到公路上转一转,让他和熟人拉拉家常。”刘召建告诉记者。
今年,广安区投入资金34万元,开展“辅具入户、服务进门、暖心适配”活动,为681名贫困残疾人配发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改善残疾人出行条件和生活质量。为做好辅助器具发放工作,区残联和乡镇(街道)民政所职工深入一线,逐一调查摸底并建立台账,同时安排专人对残疾人使用辅助器具进行训练指导。
免费康复救助点燃残疾人“重生”希望
对广安城北的脑瘫儿童刘芳来说,出生时因缺氧造成脑瘫是极大不幸,经过免费康复救助,已能慢慢行走的她又是幸运的。“以前,孩子不能行走,连吃饭和洗脸都要依靠父母,通过区残联送到省八一康复中心免费治疗,现在她不但可以独自行走,还具备了一定生活自理能力,我们感到很欣慰。”刘芳的母亲谢女士感慨地说。
为确保残疾人得到免费康复救助,区残联工作人员深入开展摸底调查,组织医务人员集中对脑瘫、听力残疾儿童现场会诊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做到救助对象准确无误。同时,积极向残疾人及其亲人详细介绍助听、助行、助医等康复救助项目及内容,帮助完善申请救助的相关资料,积极组织残疾人到康复救助机构接受科学的康复治疗服务,为他们点燃“重生”的希望。今年以来,广安区投入资金72万元,为36名贫困家庭的脑瘫儿童提供了免费救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飞)12月6日下午,市委书记李建勤在北京拜会了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中国地...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