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再相见
余军(左一)接受采访。
周春锋摄
□许启勇
日前,中国艺术报社副总编辑余宁率采访组来到广安,开展“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川文艺成就大型采访宣传活动。巧合的是,十年前,余宁也曾到访广安,十年之后的再次相见,余宁和广安,各自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问:十年之后再到广安,有什么新感受?答: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曾来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美丽的广安。十年之后再次来到广安,走在广安的街头、漫步思源广场,真是感慨万千。广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变化巨大,感觉广安市民精神特别饱满,呈现出敬岗爱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状态。广安的人民有着小平同志家乡人的骄傲,对小平同志有着深深的感恩之心。
问:对广安文艺事业的发展现状,您有何评价?
答:十年前到广安采访的时候,就和童光辉、张云等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进行过深入交流,感觉广安文艺资源丰厚,很有活力。今天再到广安,发现广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在广安全面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非常重视文化在涵养广安人民精神家园方面的重要作用,广安文艺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广安文艺家和文联工作者紧紧依托广安丰厚的文化资源,积极寻求党委和政府的扶持,努力开创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新举措,小平主题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书画影”双年展和“音舞剧”双年会品牌活动影响日隆,“中国曲艺之乡”“四川省书法篆刻创作培训基地”等文艺阵地日益成熟,从这些重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就可以想见广安文艺繁荣现状、文联工作的风生水起。
问:在没有专业院团、没有职业作家的情况下,广安该如何做大做强文艺事业?
答: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优势,一个地方的文艺工作者有一个地方文艺工作者的创造优势。广安虽然暂时没有专业院团、没有职业作家,但有着雄厚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等优势资源,广安文艺工作者有着锐意改革的创新思维,这是广安文艺一定会做强的重要前提条件。广安市文联就如何发展繁荣广安文艺进行了很好的规划,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需要继续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优势,深化文艺品牌创建,夯实文艺阵地平台,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广安特色、广泛影响的文艺作品,努力推出一批在国内有广泛知名度的艺术名家。此外,还需要在文旅结合、文化产业孵化等方面多做开创性的工作。
问:您觉得您是一名文艺工作者还是新闻工作者?新闻与文艺的结合点与不同点分别在哪里?
答:我觉得我首先是新闻工作者,但同时又是一名文艺工作者,这两个身份有时是合二为一的,有时又是强调某一身份的。新闻与文艺都是指向人的,新闻要把新闻事件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让人们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作出理性正确的判断;艺术在于化育人心、涵养心灵,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重大事件发生时,艺术对于提振精神、凝聚人心、激励意志的作用更加凸显。
问: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您觉得改革开放带给您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答:我差不多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能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见证着中国国门的日益开放、中国人的思想日益解放、中国经济的日益腾飞。我受惠于改革开放这项伟大国策,必须感恩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的决断、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的伟大实践。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灵魂,改革开放在个人思想层面就是学会了努力解放思想、不断解放思想。
问:改革开放给中国文艺事业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界自觉坚持“二为”方向、“双百”“双创”方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强音、弘扬中国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涌现出一大批深受人民喜爱、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谱写了辉煌篇章。
新闻推荐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城市”,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重点在“示范城市”上面做文章。近几年,广...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