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润沃土

广安日报 2018-11-23 05:15 大字

□郭玲燕 前锋记者站 袁秀娟

“有水难存”“无水可蓄”,曾是前锋区很多贫困村的真实写照,脱贫的出路和希望都寄托在水上。找准了“贫根”,就需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精准扶到贫困的点上、根上。

近年来,前锋区以水兴农、以水兴村,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灌溉等方面的问题,在夯实水利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构建水生态平衡,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幸福水美新村”已然形成。

供水全覆盖 饮水更安全

“哗哗哗……”11月20日,前锋区小井乡双流村村民胡宗义拧开自家院子里的水龙头,准备洗菜做饭,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涌出。“如今不用再挑水煮饭,村民的幸福生活就有了基本保障。”胡宗义告诉记者,过去遇到天旱时,村民只能到处找水,经常一口井边排起几十个人等着挑水,有人甚至等到深夜才能挑上一担水。

双流村是典型的深丘地貌,历来吃水用水不便,用上自来水是村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胡宗义没有想到,这一梦想如今变成了现实。

今年,双流村投入35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涉及输水管道总长约6公里。9月底,该村9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上自来水,受益群众达268户946人。

事实上,在前锋区,并不仅仅只是双流村有这样的好事。大佛寺街道办事处苏寨村67岁的村民杨存友就深有体会:自来水管接到水缸,拧开水龙头,干净、清澈的水“哗啦啦”流进水缸;厕所的四周贴着白色瓷砖,里面安装了热水器、浴霸和淋浴器。“赶上了党的好政策,现在用水安全方便,冬天洗澡也不会冷,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前锋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该区投资506万元,其中中省资金473万元,新建观塘老井、桂兴大店、光辉蜂岩等集中供水工程11处,分散机井297处。目前,分散机井已全面完工,各集中供水工程正在抓紧施工,预计12月底全面完成。项目竣工投用后,可解决2000余名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巩固提升8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此外,针对桂兴镇联丰村、漾水村、五里村,光辉乡内槽村等漏水区,该区实施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利用山泉水,新建引泉池、高位水池,铺设输配水管道,改善漏水区群众生活用水问题。如今,一座座集中供水工程散布在山头林间,一条条水管延伸至千家万户,村民不再为水发愁,发展产业更有信心。

节水保灌溉 “活水”润沃土

在前锋区龙塘街道办事处立石村青花椒产业基地,一口口蓄水池和塘堰星罗棋布,一条条灌溉管网蜿蜒穿行。“这些蓄水池、塘堰和管网就是青花椒基地的‘命脉’,即使遇上再干旱的天气,都不担心基地喊‘渴’!”立石村党支部书记李廷明胸有成竹地说道。

李廷明的自信,源于该村去年实施的水土保持及“小农水”等项目工程。

立石村地处前锋区西北部,因地势较高,农业用水十分困难。2017年,前锋区结合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投资1556.5万元,在该区部分乡村实施水土保持和“小农水”项目,立石村就是其中之一。

“实施‘小农水’项目后,村里现在旱涝保收。如今全村发展了300亩花椒产业和50亩蔬菜种植产业,群众增收致富有希望了。”谈及“小农水”带来的好处,李廷明脸上满是喜悦。

修山坪塘、建囤水田、造渠道,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2018年,该区继续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大中小型灌区配套改造,深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和“五小水利”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精准配置、产水相融、整村推进的思路,大力实施“治水兴村”战略,优先做好贫困地区“最后一公里”渠系建设,有序推进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着力构建贫困地区旱山村、缺水村用水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已整治山坪塘18口,整修渠道2千米,新建蓄水池6口、提灌泵站5座,受益群众6万余人。

产水齐配套 致富有保障

11月21日,记者在虎城镇关寨村看到,山顶上、山腰处到处是成片的猕猴桃树;新建或整治的蓄水池、山坪塘点缀在山林间;山脚下,田块成型、水渠配套。

“过去由于供水不足,作物连年歉收。如今渠系配套、池塘遍布,农民再也不用为生产生活用水发愁了。”该村第一书记吴成均介绍,2017年,关寨村整治山坪塘4口,新建蓄水池6口,新增和恢复蓄水量82100立方米,新增及恢复灌溉面积410亩。今年,该村又利用中央水利项目发展资金50万元,实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水利保障。“解决了最关键的水利制约因素,如今村上的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村子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特点,发展中药材种植,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前锋区按照因地制宜、精准配置、产水相融、整村推进的思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产水配套问题。据统计,该区先后投资925.86万元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安装高效节水灌溉各类管道60848米,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200亩,为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得益于水利设施的完善,代市镇会龙村成为全市乡村旅游的样板。

“几年前,会龙村还是个贫困村,吃水都困难,更别提灌溉了。现在的会龙村绿树成荫,采用喷灌技术为桃树浇水,省事省力省水。”该村党支部书记贺世芬告诉记者,这两年,许多重庆、成都的游客都到会龙村来钓鱼、烧烤,体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舒适。村民们依靠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走上了致富路,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新闻推荐

广安城市品牌形象体系征集活动投票开启快来选出你心仪的TA

新华网成都11月22日电11月22日,新华网从广安城市品牌形象体系征集活动组委会获悉,广安城市品牌形象体系征集活动的投票阶段...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