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城发现的石砲弹
□王文娟 文/图
南宋端平二年(1235),宋蒙战争全面爆发。为防御蒙古军强势进攻,四川制置宣抚使余玠在以重庆城为中心的长江、嘉陵江、渠江、涪江、沱江和岷江沿岸的山峰上,先后加固和新筑了20余座山城,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为扭转不利的战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山城大多构筑在天生的险崖峭壁之上,山势险要,状如城郭,是天然险固之地,易守难攻,而山顶宽平,有田可耕,有水可饮。各城均择要地,或隔江相望,或近在毗邻,彼此互为犄角,可以互相声援。各山城既是官民聚集的要地,又是耕战结合的基本单位,除战时担负设险御敌、守境安民外,平时更兼以耕种田地、聚粮养兵。
大良城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修建的,是抵御蒙古军队进攻的20余座军事要塞之一。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余玠筑城大良坪,并迁广安军治所于此,钳川东之西,成为一方重镇。此后32年间,宋、蒙(元)两军围绕大良城展开惨烈的争夺战,大良城为抵御蒙古铁蹄南下,书写了一段悲壮的历史。现在,除了那些经历了风雨仍屹立不倒的断壁残垣在向后人述说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外,广安市域内已少有实物能见证大良城那段铁血的过往了。
2015年6月,随着一件文物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大良城上曾经发生的战事打开了一扇窗户,这就是现藏于广安市博物馆的一件石质文物——石砲弹。这是一件制作材料最常见,但在战争中却极具杀伤力的攻守武器。这枚石砲弹于大良城西门外发现,呈球形,由砂岩凿刻加工而成,直径24厘米,重14公斤,表面粗糙,虽经历了近800年的风雨洗礼,仍清晰可见球面人工雕凿的痕迹。
石砲弹,又称石球、石礮弹,属于远距离投掷式武器,具有投掷距离远、破坏力大、成本低、材料便于采集、加工难度低等优点。我国使用石炮弹历史悠久,从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简单的打制石球进行攻击敌人或者猎物。春秋时期《范蠡兵法》中已经对石砲弹的重量、投掷方式、投掷距离等有了比较明确的记载,唐宋时期石炮弹发展成为对城池造成巨大攻击力的破坏性武器。经过实验证明,不规则的石块或石头,投掷出去后,阻力大,且常常偏离方向,命中率低;而将投掷物加工成为球形后,阻力减小,且运行稳定,可大大提高命中率。因此,在重庆合川钓鱼城、湖北襄阳城区出土的宋蒙战争中使用的石砲弹均为球形。这些石球表面打凿较为粗糙,是为了在发射时增加它的摩擦力,不容易从抛石机上脱落。
石砲弹是远距离狩猎、作战的利器,需要借助固定的投掷器械发射出去。根据文献记载,从最简单的投石索,到投石器,再到大型的木石复合攻城器械——投石机,其投掷石砲弹的数量从单枚到多枚不等,从小型石球到巨型石砲弹,破坏力也逐渐加大。不同的投掷方式,对石砲弹的尺寸、体积要求不同,达到的破坏力也不同。如投石索,是用木质绳索、藤条等柔性材料结合在一起制成的投石工具,利用手臂力量使球与索以人体为中心旋转,达到一定速度时,对准方向和目标撒手,即可击打成功。大型的投石机,使用的石砲弹尺寸和体积就大为不同,直径可达数十厘米,甚至上百厘米。如唐代大将李光弼制造的一种战礮,发射时需要200名士兵同时拉索,但杀伤力也是惊人的,一次发射的石砲弹可杀敌数百人。这样的战礮,除攻城战外,还可在野战中使用,尤其在发起集团冲锋时,杀伤力尤为惊人。在攻城战中,把石砲弹投进敌方的城墙和城内,可对敌方的工事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在加快破城速度和加大杀伤对方兵员力度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北宋《武经总要》中记录了各种可以投掷石砲弹的巨型木架,也就是“砲”,攻城战中攻防双方可利用“砲”,互相投掷石砲弹、燃烧桶等,达到摧毁对方攻防设施、灭杀对方兵员的目的。“砲”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固定放置的,一类是砲架可旋转、可改变投掷方向的,一类是木架下方装有车轮,可随时移动位置。类型多样且不断改进的投石设备,为石砲弹在不同的战场上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大良城发现的这枚石砲弹,应是宋、蒙双方在大良城攻守战中使用的攻城、杀敌武器。大良城地势险要,四周悬崖绝壁,易守难攻,极不利于蒙古军队兵力展开和宋军出城歼敌,攻守双方必须借助投石机等大型远距离投掷设备,达到攻城和杀敌的目的。从南宋宝祐六年(1258)至德祐元年(1275),短短的17年中,大良城在宋蒙两军之间拼死争夺,五次易主(见附表)。不难想象,当蒙古军队重达14公斤的石砲弹经过远距离投掷后,对大良城城墙和守军造成伤害是如何的巨大,而当宋军重达14公斤的石砲弹投向蒙古部队时,又会造成多大的震慑力。
宋蒙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在刀光剑影中安然沉睡的这枚石炮弹,800年后成为大良城宋蒙战争的最直接的历史实物见证。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曹文芳李林森广安区记者站廖小兵)7月24日,广安区人民医院召开东华HIS上线动员大会,并就医院更新东华HIS信息系统及实...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