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当前,各类野生菌进入生长旺季,也是误采误食野生菌引发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一旦采摘、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重者将危及生命安全。为有效预防中毒事件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全市群众发布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风险提示。
一、毒蘑菇的危害及症状
毒蘑菇又叫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类近300种,有毒蕈类100多种。毒蘑菇所含毒素为蕈毒素,可引起中毒。误食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按中毒的症状分为以下6个类型。
(1)胃肠炎型: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
(2)神经精神型: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此类症状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有的病人还会伴有胃肠炎症状。
(3)溶血型: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躁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血球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等。
(4)肝脏损害型:这是引起误食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这些毒素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
90%-100%。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误食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
为主,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类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6)光过敏性皮炎型: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2天发病。
二、中毒风险提示
(1)对消费者的提示:在有采食野生蘑菇习俗的地区,切勿采摘、购买未食用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在旅行过程中,不要轻信导购而食用或购买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2)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提示:各类学校食堂、重大接待、群体宴席以及其他餐饮服务单位尽量不要加工制作野生菌,生产、加工野生蘑菇时,要确保可食蘑菇不会混入有毒品种。
(3)对各级监管部门的提示: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自办宴席的食物采购监管,严格事故责任追究。通过开展食用野生菌中毒实例教育等宣传方式,宣传菌种识别、中毒预防知识,减少和避免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中毒后的救治
目前,对误食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出现中毒现象,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把手指或牙刷柄等伸进咽部催吐,同时尽快送往最近的医疗单位,进行催吐、洗胃、导泻,以尽快排出毒素。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一些中毒者经过常规治疗处理后,症状缓解,感觉似乎康复了,此时不要着急结束治疗,因为有可能是进入了“假愈期”,如不继续观察治疗,很容易导致中毒者肝脏受损甚至死亡。
(淡娟 许明民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定春)近日,广安区中桥街道城管办联合中桥城管执法大队、解放社区干部、“红袖章”队伍、网格员对广职院周边环...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