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日子

广安日报 2018-07-11 04:01 大字

□宋传信

1919年5月,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影响全国。5月下旬,四川广安的中小学校也予以响应,正在县城读中学的邓小平(时称邓希贤,1927年才更名为邓小平)参加了游行罢课、抵制日货等活动。6月,因罢课和暑期将至,他离校回家。不久,正在重庆的父亲托人捎信,让他赶往重庆报考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于是,邓小平和远房叔叔邓绍圣、同学胡伦结伴来到重庆。

三人经考试均被录取,学习一年后,都获得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资格。临出国前,邓小平回到广安,向家人辞别。可以想象,年仅16岁的他,要到一个如此遥远、陌生的国度,母亲有多么不舍。而这一别,竟是他与母亲的永别。

1920年8月28日,载着邓小平、邓绍圣等80余名学生的客轮起航出川,驶往上海。到达上海后,他们又换乘法国邮轮,远涉重洋。由于乘坐的是四等舱,舱内光线暗、空气闷热,臭虫、蚊子多,再加上巨浪颠簸,行程之苦可想而知。

10月19日,他们抵达法国马赛港。对此,《小马赛人报》报道:“他们的年龄在十五到二十五岁之间,穿着西式和美式服装,戴着宽边帽,穿着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在马赛下船后,他们又乘汽车于次日到达法国巴黎西郊的华法教育会所在地。

在华法教育会的安排下,邓小平、邓绍圣等20余名学生到法国北部的巴耶中学学习。不久,华法教育会宣布与勤工俭学生断绝经济关系。因缴不起学费,1921年3月13日,这批中国学生只能离开巴耶中学。俭学不成,只好去勤工。邓小平和邓绍圣有一张合影,就拍摄于这个时期,这张照片是叔侄二人同甘共苦的见证。照片中,邓小平仪表整洁,稚气未脱,透着乐观,丝毫看不出他正处于困难境地。

这时,法国经济萧条,失业严重,勤工谈何容易。4月2日,邓小平和邓绍圣等同学到法国中部的克鲁梭,进入施奈德钢铁厂当轧钢工。这项工作对尚未成年的邓小平来说,不堪重负。而且,他不满18岁,属学徒工,工资微薄,连吃饭都不够。当月23日,他就辞去这份工作,回到巴黎找做工的机会。一个月后,邓绍圣也离开钢铁厂。

重返巴黎后,邓小平靠中国驻法公使馆发放的微薄补助和打短工维持生活,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其间,他到饭馆做过招待员,在车站码头、建筑工地当过搬运工,还做过清洁工。

面对失学、无业和饥饿,有的学生在绝望中自杀。在这种绝境下,一个工作机会从天而降。10月22日,邓小平、邓绍圣等11名中国学生到巴黎第十区的香布朗工厂,制作扇子和纸花。但不到两个星期,就完工了。

1922年2月13日,邓小平离开巴黎,来到小市镇夏莱特(属蒙达尔纪市,是中国勤工俭学学生较集中的地区,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维汉、李富春等近百人先后在此做工和学习),第二天便进入哈金森橡胶厂制鞋。在厂里,他遇到了王若飞,还结识了常来进行革命宣传的赵世炎。受他们影响,邓小平逐渐接受革命思想。

此时,法国经济开始好转,加上邓小平的这份工作也相对稳定,手头渐渐攒下了钱。正好又收到家里寄来的钱,于是,他萌生了继续求学的念头。10月中旬,邓小平和邓绍圣一起辞职,来到塞纳—夏狄戎继续求学。遗憾的是,学费还是不够,只好于1923年2月再次回到哈金森橡胶厂。然而,他这次只工作了一个多月便辞职了,从此踏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摘自《中国档案报》)

新闻推荐

苦能泻火清热祛暑 □王君平

炎炎夏日心情急躁,容易上火。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以清热祛暑。那么夏季是否应该多吃苦味食物?应该怎样吃?有什...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