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海前话佛庵
佛庵小南海。
□刘敏 文/图
据笔者了解,烈面有两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物,是广安境内嘉陵江沿线其他乡镇没有的,那就是小南海和民众教育馆。
小南海,位于烈面镇南街16号,类归于文化遗产中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是在1932年修建的一座佛教寺院。然而这座佛教寺院非同于一般寺院,它是尼姑(即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教徒)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小南海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64平方米。19级垂带梯形踏道,高2.8米,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架梁。正殿面阔4间15.5米,进深8.1米,高6.05米。
南海,意为观音修行处。何为南海?众所周知,观音菩萨的修行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其所在海域为东海。但在我国的唐朝以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陕西省的西安,以西安为坐标,普陀山在其南,因此,唐朝之前这一带海面就叫南海。然而,随着我国朝代的变迁,元、明、清以及到现在,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迁至北京,从明朝始,普陀山这一带海面改名为东海。但“南海观音”这一叫法深入人心,所以,尽管海面易名,
“南海观音”的称谓却保留至今。从字面分析,小南海之“小”,是形容其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能与南海比较,但僧尼们又想以此庵臆想成观音道场,故取名为“小南海”。
佛教本印度传入,印度以“尼”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女比丘。传入中国以后,因未嫁女子称为姑,遂将佛教的沙弥尼和比丘尼统称为尼姑。
据《大爱道比丘尼经》载,女人出家,始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她誓守八敬法,而被允许出家受戒。在我国,据《比丘尼传》卷一所述,西晋建兴年间(313—317),尼僧净检始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东晋升平元年(357)二月,请昙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坛,净检等三人共于坛上受具足戒,这是我国比丘尼的开始。
10多年前,笔者曾到过小南海,见到的几位僧尼年纪不大,都是佛学院毕业的,在佛学方面一定的造诣。在交谈中,一位僧尼讲述了尼姑庵的来历,到现在,笔者还记忆犹新。她说:“庵,古时
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的‘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也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朝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那位僧尼还向我们讲述了小南海的拜佛礼仪。她说,信众进佛殿时,应靠在门的一边,女士迈右腿进,男士迈左腿进,不宜从中间走,那是留给出家人的。在佛殿里拜佛,一般人都喜欢占用中间的拜垫,其实那是专供主法师傅在佛事上拈香礼佛时用的,一般的信众不宜在这个位置拜佛。拜佛时先拜中间的主佛,然后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去拜其余诸佛。拜佛时要面向佛像,你所要拜的是哪一尊圣像,就称念哪一尊名号,然后随着拜下去,双手掌朝上,表示接佛两足,如此三遍。拜完右手撑起身体,右转离开。
这次“两江行”采风来到烈面,再访小南海,已物是人非,当年佛学院毕业的几位僧尼不见踪影。偌大一尼姑庵,除一位外来的年轻居士在忙碌外,还有一位身着僧衣的尼姑手捧一本经书正向游人兜售。空荡荡的小南海,再无昔日的盛况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苗)3月29日至30日,深圳市国资委副巡视员钟少球一行到广安市考察广深产业园并召开座谈会。市委副书记严春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钟少球一行实地参观了广深产业园,了解了园区建设和发展情...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