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绽开幸福花
□江涛颜华辰彭艳艳广安区记者站张国盛
领春联、拍全家福、看节目演出……1月30日下午,在广安区大有乡圣庙新村广场上的全区2018年“欢歌十九大振兴新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现场,76岁的村民段平仲笑容满面,喜滋滋地享受着这场送到家门前的“文化盛宴”。
“节目太好看了,和电视上看到的莫得区别!”段平仲情不自禁地说道。
这是广安区实施文化扶贫的一个缩影。据该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龚丽华介绍,广安区积极整合资源,加强文化扶贫硬、软件建设,重点补齐文化基础设施“短板”,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改善,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
搭建阵地,打通文化扶贫“最后一公里”
2月3日,记者走进蒲莲乡蒲莲村2017年刚建成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室外是铺满大理石地砖的活动广场,服务中心内分布着图书室、广播室、书画室等。“大家经常来这里跳舞健身、看书学习,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了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蒲莲村支部书记伍泽孝说。
记者得知,广安区统筹整合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加强全区文化阵地建设,全力提升硬件水平。去年以来,该区以新农村为依托,因地制宜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30个,打造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11个,有效丰富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加强村文化室“六有”达标建设,实现了全区贫困村均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活动广场、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宣传专栏、一套广播器材、一套文化乐器,成功打造龙安乡勇敢村、兴平镇丁坝村等10余个村文化室亮点工程。同时,该区还加强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让群众在田间地头就能听到广播,让所有贫困户在家里都能看上电视。
开展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广安区文化馆,有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文化惠民演出专职队伍。去年5月1日,广安区启动开展“送文化进村”惠民演出活动,这支队伍足迹踏遍了全区38个摘帽村及贫困村,将一场场“文艺大餐”送到了村民家门前,让他们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开展送文化下乡外,该区各村还纷纷组建“文艺小分队”,把村干部、村民中的“文化能人”和文化爱好者组织起来,在村内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龙安乡革新村是广安区2017年脱贫摘帽村。去年,该村得到了区文化部门送来的电子琴、腰鼓、二胡、音响等文体设备。有了这些“宝贝”,爱好文艺的村支部书记杨盛荣组织村里的6名文艺骨干成立“文艺小分队”,农闲时节聚在一起排练节目,组织村民跳广场舞,重大节日到各院坝巡回开展文化演出,使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大幅改善。
据介绍,广安区以各类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扶贫政策,传播乡风文明,持续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该区发挥宣传、文化部门和群团等社会组织作用,定期开展“欢乐农家”大赛、“情牵山乡”文化惠民演出、“拍全家福送祝福”、送春联、送图书等10余项文化惠民主题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志愿者行动,组织文化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慰问演出等公益活动,指导群众文艺表演队伍排练节目,为乡镇、村文化阵地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支持。
打造“四好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月4日,在大安镇夏家村村活动室旁的围墙上,一幅幅精美的“孝老爱亲”“邻里团结”“爱护环境”等主题油彩墙画,吸引了众多村民观看。
大安镇党委书记邓术芳告诉记者,这是该镇邀请美术志愿者进村描绘的乡风文明主题墙画,在美化村庄的同时,还能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达到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目的。
按照“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标准,广安区通过强化正面典型激励、重视文明新风导向、注重文化氛围营造,全力打造“四好村”,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该区深入开展“扶贫先扶志·济困先树人”文化惠民及文明家风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通过评比表扬“好儿媳”“好公婆”“文明和谐示范户”“致富奔康示范户”等,深挖先进典型,强化正面激励。坚持“易地搬迁房屋修到哪里,文化氛围营造就跟到哪里”的原则,通过在农家墙壁描绘文明家风宣传画,引领群众讲文明树新风;通过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安装文体健身设施,以及贴门联、挂字画等方式,营造了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前锋记者站刘华)1月30日,前锋区虎城镇柏树村5组村民欧光才刚吃完早饭,就忙着将50斤大米打包,运至村上的电商服务网点。这已经是欧光才第5次到电商服务网点卖大米了,一共卖了450多斤。2017年11月...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