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万财:靠双手致富是最大的幸福

广安日报 2017-09-18 01:35 大字

□黄河彭艳艳广安区记者站张国盛

在广安区蒲莲乡白垭村3组,63岁的村民黄万财是远近有名的“勤快人”。他一个人每年种植水稻10余亩、玉米近5亩,养殖生猪4头、奶牛1头、小家禽30余只,年收入4万余元。黄万财经常对邻近村民说:“辛勤劳动是庄稼人的本色,靠双手致富才是最大的幸福。”

9月12日下午1时许,记者驱车沿着蒲莲乡通往白垭村的山路前行,半个多小时后来到了白垭村3组。下车后,记者看到一栋典型的穿斗结构民房正掩映在竹林和果树中,一只只鸡鸭在房前屋后悠然地觅食嬉戏。在村干部的指引下,记者在离房屋50米开外的田地里,找到了正在种植大蒜的黄万财。

记者在与其闲聊中得知,黄万财的儿子儿媳在外地务工,妻子在两年前就搬到了7公里外的花桥镇上照顾两个孙子读书,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守着老房子。按理说,黄万财家的经济状况在村内还算过得去,但自幼在农村生活的他,养成了勤劳的习惯,根本就闲不下来。“我是庄稼人,庄稼人只要勤劳就一定能够致富。我要干起来,和大家一起致富。”黄万财对记者说。

黄万财家6口人只有2.5亩田土,黄万财把自家的责任田种完后,还把外出务工村民家的8亩多稻田和两亩多坡地流转过来,种起了水稻和玉米。“看到田土荒废,长满了杂草,把路都遮住了,我心里特别着急,心想不如利用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黄万财说。

为了解决种庄稼缺乏劳力的问题,在栽秧季节,黄万财就给妻子打电话,从花桥镇请来10余个妇女帮忙栽秧1天,每人付给工钱100元;在收获时节,则按每亩80元的价格请来收割机作业。

“今年种植的10亩稻田,包括栽秧和打谷,共花劳力钱和收割机费2000多元,但产出的1万多斤稻谷,按市场价每斤1.28元计算,要值1.4万元,赚头特别大!”黄万财高兴地说,他卖出8000斤稻谷赚了8700元,剩下的4000余斤稻谷装在粮仓里,“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在玉米收获的月份,黄万财更是起早摸黑,不知疲倦。每天清晨4时许,他就起床做早饭,给圈里的4头生猪和1头奶牛喂食,吃过早饭收拾好屋子,他就背着背篓到地里掰玉米,一直忙到上午10时才收工。掰完玉米后,黄万财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忙着剥壳、去籽、晾晒,每天都忙到深夜才睡觉。今年,他家收获的玉米在晒干后称重,共有3000余斤,按每斤1元的价格卖掉1500斤,剩下的玉米留在家里,作为生猪和鸡鸭的饲料。

除销售水稻、玉米带来的收入外,黄万财还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他的其他收入账:今年卖红苕种5000斤,市场价每斤0.6元,收入3000元;奶牛产仔1头,可以卖3000余元,4头生猪及30余只小家禽到年底可卖8000余元;利用农闲时节,自己在周边为他人安砌坟墓,每年可赚1万余元。“只要肯干,一年到头收入4万元莫得问题。”黄万财乐滋滋地说道。

说起脱贫攻坚对贫困村民的帮扶好政策,黄万财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帮扶并不是养好吃懒做的人,如果思想上不脱贫,就永远摆脱不了贫困。有了好的扶持政策,还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

新闻推荐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论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本报评论员刚刚闭幕的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奋力开启广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