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照亮奔康路
□谭军文周小波何黎明广安区记者站廖小兵
近日,记者走进方坪乡棋盘村,只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组道路四通八达,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曾经是信访不断、让人头疼的贫困村。“我们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班子、夯基础、聚合力、兴产业,使全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该村第一书记、广安区国土局干部陈余告诉记者。
广安区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区,2016年被列为全国全省首批“摘帽县”之一。作为伟人家乡,广安区生动实践着邓小平理论,在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以党建促脱贫、以脱贫强党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4年以来,全区累计减贫1.4万余户、4.5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6%,高质量通过省级考核和第三方评估,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区);今年7月高标准接受国家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工作成效得到国家第三方评估组高度肯定。
树旗帜、立标杆,百倍用心摘穷帽
该区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扶贫开发的根本点和着力点,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发展优势和强大动力。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提出“资金服从脱贫标准、力量服从脱贫需要、时间服从脱贫质量,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资源,向脱贫摘帽发起总攻”的工作要求,确立“一年摘帽、两年脱贫、两年奔康”总体目标,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就召开了14次常委会、26次领导小组会、12次千人大会超常密集部署推进工作。将新增财力90%以上投入脱贫攻坚,80%以上项目资金投入贫困地区,近三年贷款、统筹、整合的31.63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开发。对所有脱贫项目工程优先立项、优先评审、优先实施、优先审计和优先拨付资金,坚持资金预拨、先使用后结账和据实报销原则,确保特事特办、加快进度。
区乡村三级党组织向企业党组织、在外乡友、商会等发出号召,通过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加一个微信号等举措,形成全民知晓并支持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整合园区、乡村、企业各方资源,实施园区党工委、乡镇党委、非公企业、涉农企业“组织联建、支部联动、党员连心”的“三联”工程,以“感恩小平作贡献”“百企联百村”活动为载体,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中国建筑百强江苏华建集团等企业及全国各地广安商会引领各界捐款捐物1.2亿元。
夯基础、促融合,千倍用力拔穷根
强化党组织对脱贫攻坚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将党建担当和脱贫攻坚拧成“一股绳”、铸成“一块钢”。
高规格组建“指挥部”。坚持党建“主业”与脱贫攻坚“主责”相统一,层层建立脱贫攻
坚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整合区“四大班子”领导成立“指挥部”,32名区级领导每人包片联系1个乡镇,保障最强组织领导力量。抽调30余名精干力量成立脱贫办,40余名退居二线、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干部主动请缨,组成突击队,充实督导组,发挥余热、再赴一线。乡镇均有“指挥所”,各村均建“作战室”,区级领导、乡村组干部、帮扶干部、农村党员对党旗宣誓、向脱贫宣战,形成高度政治自觉。
强化高效协调推进工作。凡与脱贫有关的会随时召开,凡重要工作安排均以区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千人大会直接统一部署,避免工作落实层层打折扣。乡镇党委书记每晚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短信汇报当天脱贫工作情况。区委区政府适时汇总情况,分析问题,研究措施。区乡村均建立“脱贫攻坚微信群”,发布扶贫政策、会议精神和经验做法,通过晒进度、谈感悟、剖不足,实现政策快速传递、举措快速启动、问题快速整改、经验快速共享,有力地推进工作。
高起点培育“主引擎”。深入推进“党建+产业”模式,让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规划建成120余个脱贫攻坚产业示范园,连片标准化发展龙安柚、柠檬、血橙等产业基地33万亩,成功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120个、专业大户113户。因地制宜组建村村、村企联合党组织,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采取党建统领、支部引领、党员率领、合作社带领和土地投入、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的“四领三投入”模式,建立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吸纳贫困群众1230人入股分红、增加收入,推动了基层党建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在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成立流动党支部,34名党员社员过上双重组织生活,有党组织覆盖,群
众更加信任专合组织,1500户农户主动带地入股,年增收300万元,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
调精兵、聚能量,万众一心打硬仗
抓住“人”这个脱贫攻坚核心因素,将最强力量汇聚在一线、将脱贫责任压实在一线,各级党员干部按照区委的“排兵布阵”,冲锋在前、示范引领,让党徽始终闪耀在脱贫攻坚主阵地。
“五个一”帮扶齐力攻坚。32名区级领导带头示范,吃住在乡镇,制订规划、牵头揽总、一线办公。95个帮扶单位人员全脱产,吃住在村,全面开展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环境整治、政策落实“四清理”工作。136个驻村工作组坚守驻村岗位,履行驻村职责。136名农技员常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坚持“党务干部派弱村、经济干部派穷村、政法干部派乱村、科技干部派产业村”,选派136名优秀干部全脱产到村任第一书记。全区乡乡有区级领导蹲点督导,村村有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和农技员,户户有帮扶责任人,实现领导全参与、部门全动员、帮扶全覆盖,脱了贫也不脱钩。
“万人包万户”汇聚合力。始终坚持***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创新开展“万人包万户、齐奔小康路”活动,明确帮扶责任,将1万余名机关干部、教师等公职人员全部下沉基层,党员戴党徽、个个亮身份,吃住在农家。帮扶责任人与派出单位党组织签订军令状,包人包户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增收产业、增强致富本领、提高幸福指数,激发全区每一个干部职工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干部在活动中感知了百姓苦、说会了百姓话、办好了百姓事。
新闻推荐
技术人员在分析水质。技术人员在出水口采集水样。9月6日,前锋区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在出水口采集水样。近年来,前锋区将治污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安全、服务科学...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