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近年来,前锋区把加强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旗引领奔小康

广安日报 2017-09-08 07:33 大字

□杨帆前锋记者站袁秀娟

近年来,前锋区把加强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抓实干、持续发力,确保抓党建促进脱贫政策落地、任务落实,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双轮驱动、互促双赢。

支部做“堡垒”党员树旗帜

水泥公路环绕大小院落,一栋栋整洁美观的新房取代了昔日破败的农舍,产业园里欣欣向荣……9月5日,记者来到广兴镇寨坪村,看到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我们村能有今天的变化,我们家能有今天的变化,村党支部功不可没!”村民苏理武对记者说。

苏理武一家是寨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本人患有严重胃病,基本上是药不离身,家中二儿子还属于二级残疾,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艰难。受益于***政策,去年,他家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户。看着一天天好起来的生活,苏理武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寨坪村是省定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距离前锋城区路途较远。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广兴镇党委坚持从建强基层党组织着手,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寨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都是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同志,群众基础好、威望高。但不足的是年龄偏大、眼界不够开阔。”广兴镇党委书记向中全说,“为此,镇党委安排一名党委副书记担任联村干部,并为该村选派了一名‘80’后第一书记。”

路不通,是制约寨坪村发展的最大瓶颈。去年之前,全村只有一条乡村道路,仅能供摩托车、三轮车通过。村党支部按照干部

包片、党员定责的方式,逐家逐户做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难题迎刃而解。去年,寨坪村新建水泥路12公里、产业便道5公里,实现了家家通公路。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责任岗、党员承诺书、党员志愿者、党员帮扶人”等活动,强化党员意识,让党员成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排头兵、领路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展开在寨坪村的一场场硬仗全线打响、捷报频传。去年底,该村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当好“领头雁”拓宽致富路

曾经的虎城镇洪桥村,交通闭塞,生产落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在2015年以前,该村被列为前锋区建档立卡贫困村之

一。

9月6日,记者来到洪桥村,亲眼见到的已是另一番景象了。

洪桥村第一书记杜勇领着记者参观了离村活动室不远的占地约3亩的养殖基地。“这是我们村的‘致富宝\’,基地里养殖了豪猪和肉蛇。”杜勇告诉记者,2015年10月,驻村工作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豪猪养殖前景不错,通过四处考察,并与村民商量后,决定在村上发展豪猪养殖特色产业。

“豪猪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动物,养殖非常简单,一天只需要喂食一次。加上我们也有技术支撑和肉类深加工渠道,销售没有后顾之忧。”杜勇说,别小看了这些豪猪,一头10斤重的豪猪幼崽的保底销售价,以现在的市场行情就可以卖到800元以上,成年豪猪每头可以卖到2000余元。

“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如今,我们村先后改良红心柚500多亩,修建豪猪圈舍725平方米、肉蛇圈舍125平方米,养殖豪猪172头、孵化肉蛇蛋1000多枚,成立了洪盛种养合作社、广安缘宏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并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杜勇介绍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来,如数家珍。

“党员干部带头干,党支部牵头干,创新机制保障干。”杜勇道出了该村党建促产业发展的特色,“照此发展态势,全村不但能稳定脱贫,还可以提前奔康!”

争做“领路人”扶贫又扶智

“由于秋季气温变化大,因此建议在选择品种上应注意以适应性广、耐寒、抗病高产品种为主……”9月5日晚7时许,记者在前锋区龙塘街道办事处黄锋村“农民夜校”里看到,来自区农业局的农业专家正在给村民上课。

前来听课的村民把夜校教室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少村民拿出笔记本认真地做着记录,有的则拿出手机把课堂上投影幻灯片的内容一一拍下来,准备回去慢慢“消化”。“进入秋季了,大家开始准备秋种了,我们针对时令和村民需求,请来农业专家讲解秋季种植知识。”龙塘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前锋区围绕“群众学习有场地、

村民培训有载体”的目标,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全面实现“农民夜校”开班运行,并积极借此平台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提升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目前,全区205个村的“农民夜校”已经全部开课,已建成区级师资库1个,乡镇(街道)师资库11个,村级师资库205个,已开展教学3687余场,培训人员25432人次。

同时,该区根据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明新风、道德法律等工作需求,在区级层面打造巡回式特色讲堂,到乡镇(街道)巡回授课;在乡镇(街道)层面组织融入式课堂,重点围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落实“农民夜校”培训大纲,开办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社会稳定与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卫生健康知识等课程;在村级层面建立现场式实践课堂,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会一课”为载体,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阵地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政策宣讲、问题解答、互动咨询学习培训。

此外,为了让“农民夜校”更接地气,让农民群众学习机会更多、效果更好,前锋区创新实施了“一站多点”式教育,在利用镇、村教学站远程教育站点设施提供“大课堂”的同时,还开辟了院落、田间、广场、基地等多点教学方式,通过在院落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在田间现场传授种植技术、在广场议事说事、在农家书屋传授传统文化,真正让老百姓学到知识,增强自身脱贫能力。

新闻推荐

友谊小区环境变好了居民生活舒心了

整治前,雨天小区路面积水严重。本报讯“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解决了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现在小区化粪池排污管道疏通了,环境变好了,居民生活也舒心了。”9月5日上午,广安城南兴安上街32号友谊小区业...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