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李准家风 弘扬文明新风尚
桅子村的李准文化陈列馆。
□邻水融媒 黄路 本报记者 任雨薇 刘甜甜 文/图
3月10日,春光明媚,草木葱郁,景色宜人。记者一行来到邻水县柑子镇桅子村,沿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步行,映入眼帘的是漂亮整洁的民居,拾级而上,一座造型独特,充满古色古香的建筑渐渐出现,抬头看,“李准文化陈列馆”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人们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近年来,桅子村紧紧抓住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加大对李准家风的传承力度,以家风家训提升村民道德素养,让每个家庭的家风汇聚成良好的村风文明。
世代传颂李准家风
跟随杨福平的步伐,记者一行走进李准文化陈列馆,“陈列馆2017年10月铺设完毕至今,经历了3次变动。”桅子村党支部书记杨福平介绍说,第一次增设了便民超市、妇女之家等,第二次将陈列馆二楼打造成为国家海洋安全教育基地,第三次则是以李准文化为基础打造的廉洁教育示范点。
展厅里,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一段段文字解释、一处处生动还原的蜡像、一个个老物件,将李准的一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李准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其父亲李征庸官至钦差督办四川矿务商务大臣。”杨福平介绍道,李征庸教子有方,从小事培养,以大事教育,他谆谆告诫即将入仕的李准:“要差可当,优差不可当。宁为红人,勿为私人。”意思是说,要勤奋做事,可做艰巨而重要的工作,而不可养尊处优;要做一个对国家有奉献的人,而不是为某个人谋求利益的人。而李准也正是受到家训教导,文武全才,成为栋梁之材,官至广东水师提督。
“李准养成的良好的家风教养,还与他的母亲王氏分不开。”杨福平来到一处展板前,上面翔实的记载,生动还原了一个“严母”的形象:李准每晚睡觉前必须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当日所学内容,才能睡觉;每日除随祖父、祖母课农桑、观稼穑外,不允许外行一步,如出大门,需要禀白而行,不准坐门槛,不能与其他兄弟嬉戏打闹,如口出一恶言,衣履不整洁,也会受到王氏的责备。
“关于李准的故事,村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能说上几句。”杨福平说,李准的精神以及家风,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16字家训谨记心间
环顾桅子村,一幅幅精美的“孝老爱亲”“邻里团结”“爱护环境”等主题油彩墙画组成了文化墙,在美化村庄的同时,还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时刻提醒群众养成良好习惯;宽敞平坦的水泥马路两边盛开的鲜花在微风中摇曳,时而听见劳作的村民的交谈声,清脆的鸟叫声将村庄衬托得更为静谧……
“家风正,则村风正。”杨福平说,自他2008年到村两委工作至今,一直能感受到村风正民风淳朴。“十多年间,没有一件上访件可以为此证明。”
当然,村中也不是没有令人烦恼的“过去”。“以前,村里卫生不太好,部分村民习惯了乱扔乱放,难以改正,也不听劝阻。”杨福平回忆道,为了解决卫生问题,村里组织开展“桅子村三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所有村干部组成专班,每天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劝导。
“持续了一段时间,不愿意清理卫生的村民耳朵都听出了‘茧子’,表示再也不想听,主动清理自家附近的卫生。”杨福平说,自那以后,村民大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清理自家院坝卫生,看到马路上有垃圾,也会主动打扫。
很快,桅子村变了个样儿:白墙红瓦、树木林立,房屋错落有致、院落干净整洁,城里人也来休闲观光。
在参观村民李央富整洁的民居时,一张紫红色的家风家训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持家有道,言传身教;懂得自律,教子育人。”杨福平说,2018年,针对出现的一些道德“滑坡”“失范”现象,同时也是为了将李准家风更好地传承下去,村两委提出“以家风家训提升村民道德素养”, 村干部挨家挨户征集家训,内容涉及和谐、孝道、家教、勤劳、节俭、励志、修养等,最终提炼出这16个字,制作出家风家训卡片,悬挂在村中近90户村民的家中。
村民们淳朴的笑声生动诠释了“幸福指数。”“现在家里孩子吃完饭知道刷刷碗、扫扫地,很积极!”李央富笑得合不拢嘴,他说,门口的家风家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家人之间多点儿鼓励,少点儿指责,欢声笑语都比以前多了。
将家风家训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
前段时间,杨福平在入户走访中发现,不少村民家中收藏有家谱、族谱,在其扉页均有包括邻里团结、勤俭持家、敬老孝道、诚信友爱、尊师重教等内容的家风家训。
“村里大小姓氏、家族有近30个,每一篇家训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处事原则和为人之道。”杨福平认为,悬挂各家族家风家训,既是村民自我提醒,又能邻里互相监督。
于是,在与村两委商议后,决定动员村民把自家的家谱、族谱中关于家风家训的内容截取下来,和李准的家风家训相结合,形成新的家风家训,同时每个姓氏推选有威望、有文化的村民组成专门队伍,结合时代特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完善新的家风家训,从家风入手,引导村民培育良好的文明习惯。目前,村两委已收集了近一半家谱,正积极从中提炼家风家训。
光悬挂家风家训还不够,桅子村还计划,将家风家训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用家风家训激励和鞭策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培树典型,不断提升文明程度。
新闻推荐
近年来,邻水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粮油、蔬菜等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促进农业...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