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催蝶变 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广安日报 2021-05-14 01:48 大字

□邻水记者站 唐力 游杰

秀峰村、桅子村、大安寨村……一个个星罗棋布的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铸造了“美丽邻水·宜居乡村”之基,诠释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内涵。近年来,邻水县持续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浸润文明乡风,强化人才支撑,积极探索出一条“内外兼修”的乡村振兴之路。

浸润文明乡风 滋养乡村振兴

5月9日,记者来到南海卫士李准的故乡——邻水县柑子镇桅子村。在夏日暖阳的映射下,幢幢房屋鳞次栉比,村里水泥路蜿蜒整洁,院内花儿绽放,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一派祥和宜居的美好景象。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产业发展起来了,腰包鼓起来了,环境整洁、邻里和睦,生活环境比城里还好。”村民贾士民笑嘻嘻地说道。

据了解,李准是清朝国势衰微之时的广东水师提督,他驱逐英舰,赶走窃据东沙岛的日本人,巡视西沙群岛,遏制了法国、日本侵略图谋,被誉为“中国百年来维护主权第一人”。柑子镇桅子村得益于李准文化,着力于打造“文化+旅游”的文旅品牌,在2020年被评为广安市乡村文旅示范村。

桅子村在深挖李准爱国情怀,提炼桅子“活”文化的同时,也根据传统李子产业基础和乡村旅游热潮,扩大李子种植面积,夯实发展之基。该村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作用,凝心聚力、精诚协作。近年来,完善基础设施硬化公路40.6公里,黑化产业环线4.3公里;发展产业连片种植李子树1200亩,发展层状农业,绿色产品年产值220余万元,旅游创收60余万元,累计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桅子村以建强支部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挖掘南海卫士李准文化,着力推动文旅、农旅、林旅三结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桅子村党支部书记杨福平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做强做实农业产业、李准文化提档升级、庭院美化,打造集休闲、观光、红色教育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以乡风文明滋养乡村振兴,既有“颜值”,也有“气质”。近年来,邻水县大力推进乡村文明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新三风”建设工程,加快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度挖掘邻水农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现代价值,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文化服务能力,高标准打造特色文化小镇,确保乡村特色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强化人才支撑 深耕乡村振兴

“施肥也是一门学问。施肥时在树苗周边挖一个0.2米深、0.2米宽的圆圈,将肥料撒在中间再盖上土即可。不要挖太深太宽,肥料撒多了容易产生肥害;也不要撒太少,不然就没效果。”在邻水县黎家镇残疾人扶贫创业园桃树种植基地,搭界寺村党支部书记黄文建详细了解桃树种植情况,认真查看桃树生长态势,并针对相关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一一向村民讲解。

黄文建是邻水县黎家镇典型的致富带头人,2013年从重庆回乡创业,几年来建成近1200余亩的生态瓜果蔬菜基地,解决了35位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带动500余户贫困群众发展瓜果蔬菜种植2000余亩,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贫困群众年均收入1万余元,为推动家乡成为山清水秀、产业兴旺的新时代新农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在邻水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心系家乡,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带着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返乡创业。不仅为乡村发展带来活力,更激发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成为一道崭新、亮丽的风景线。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邻水巧念“人才经”,制定《邻水县返乡创业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扎实开展乡村人才招引工作,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鼓励科技人才下乡进村,支持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发展壮大新乡贤队伍,增强乡村人才储备力量。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充分搭建平台,鼓励吸引有技术、有资金、有抱负的人才回乡创业。通过种种引才留才措施,邻水掀起新时代归乡热潮。目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向前推进,全县乡村产业发展思路明晰,组织活力不断焕发,资源整合成效明显,乡村新貌逐渐显现。

新闻推荐

县退役军人局:以“三心”营造尊崇军人浓厚氛围

本报讯(张毅宣邻水记者站唐力)为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今年以来,县退役军人局多举措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