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服务“菜单”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探寻广安市获全国“优秀”等次和专项奖励的秘诀

广安日报 2020-12-26 02:13 大字

□邻水记者站 张天文 本报记者 康建林

11月26日,民政部、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公布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验收结果的通知》,全国共59个试点地区参加评审验收,包括广安市在内26个试点地区得分90分以上,获得“优秀”等次。同时,民政部、财政部按照优中选优原则,对广安市等10个试点地区还将给予专项奖励,广安也成为本批次试点中四川省唯一获得专项奖励的市州。

那么,广安市为何能获得“优秀”等次和专项奖励?这其中有何秘诀?12月23日,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探访。

办区域性最好的养老

近年来,广安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据统计,2019年底,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90.93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占常住人口的27.97%,广安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为解决养老问题,2018年,广安市坚持“不能政府省小钱让老百姓花大钱”的理念,将“办区域性最好的养老”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的总体思路,通过“政策支撑、培育市场、完善设施、建强队伍、提升质量”等措施,构建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还加强对生活困难老人的政策兜底力度。

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广安市养老事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福利机构21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4个,各级政府累计投入了财政资金5亿元支持养老事业发展,为53.4万名老人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为26.45万名60岁以上特困老人购买了老龄保险;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养老领域9.25亿元,安康通、传奇兄弟、小蚂蚁、百行源等一批养老企业落户广安。

虽然广安市养老事业取得快速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来自市民政局的一份全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显示,面向全市60岁以上老人采集的9000份样本中,农村老人愿意到机构养老的占比不到1%,城区占比不到2%。

“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老人主要依靠居家和社区养老。”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应春说,这一方面与传统的养老观念分不开,另一方面则也体现出广安市养老事业存在养老机构少、质量不高、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广安市结合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11333”居家和社区养老运营服务体系。

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需求

12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邻水县邻州广场附近的灌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现场,10名工人正在多功能室安装桌椅、空调等。“整个项目已完成98%,12月31日前即可开业。”现场工作人员说,该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成为邻水县居家社区养老的示范中心、体验中心、服务中心和智慧养老中心。

灌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仅是广安市“11333”居家和社区养老运营服务体系中实施的众多项目之一。“11333”居家和社区养老运营服务体系,即:1个市、县(市、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发挥1个国有企业支撑作用,引导社会力量作为市场参与主体;建立街道综合体、社区驿站、适老化家庭3层养老供给设施;健全市总部、区市县分公司、乡镇点位3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老年人生命健康、生活便捷、身心愉悦3个目标。

“该服务体系的核心就是以机构养老理念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需求。”李应春说,对此,广安市还将在家庭中建立“虚拟养老院”,根据老人消费水平制定可选择的服务菜单,利用智慧平台让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与机构养老一样优质的服务。

目前,广安市正对试点区域的249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床位进行改造,包括安装呼叫应答、信息传输和服务监控等设施设备,基本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资金如何保障?广安市将积极向中省争取项目,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发挥国有企业支撑作用,引导社会力量作为市场参与主体,通过这些措施,多方筹集资金。

“该服务体系的建立,充分考虑到了广安市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为老年人提供‘近可及、可选择、买得起’的养老服务解决方案。”李应春说,下一步,广安市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对这种养老模式进行全面推广。

将养老项目纳入民生工程

一个养老服务指挥中心、15个街道综合体、35个社区驿站……12月23日,李应春正和相关人员一起商量明年“11333”居家和社区养老运营服务体系实施“路线图”。“我们把2021年定位为‘养老项目建设攻坚年’。”李应春说,涉及的相关项目将纳入民生工程进行考核推进,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成。“总的来说,就是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李应春介绍,广安市将力争到2022年,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达到60%以上;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80%以上、农村达到60%以上由国有养老机构或社会力量运营;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比例达到50%以上。老年宜居环境更加友好,老年群体生命健康切实保障、生活照料优质便捷、身心关爱温暖舒适,实现办区域性最好的养老目标。

养老事业,重在服务。“首先,要对3类人员大力开展培训。”李应春说,目前,广安市在创新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体系和加大对养老护理员支持激励的基础上,着手对民政系统养老工作人员、各级养老机构负责人和护理人员开展培训,着力破解广安市专业养老人才供给不足和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瓶颈问题,提出“长效、免费、专业的养老人才培养机制”方案。

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广安市依托四川省民政干部学校、重庆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市社会福利院等,建立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自2016年起,每年免费向全市所有养老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及社区开展养老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在岗轮训,开展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中的护理人员照护知识技能培训、志愿者人员短期培训。

到2022年,全市培养培训20名养老师资、200名养老院院长、2000名养老护理员、800名涉老社会工作者,培育1个养老实训基地,每千名老年人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

新闻推荐

巴蜀风韵 橙意邻水

开场舞《锦绣飞旋》。舞蹈《大姑娘美》。12月21日,2020“巴蜀风韵·橙意邻水”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在邻水县邻州广场开幕,川...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