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麦酱 家乡味道好商机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4-21 06:19 大字

□本报记者 周金泉

昔日邻水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的一道美食——黄荆麦酱,近两年被返乡创业农民工刘文军当成一个致富产业大力发展,从而成为他返乡创业成功的起点。在美味黄荆麦酱远销四方、深受在外打工邻水人喜欢的同时,刘文军也大有斩获。

家乡味道 广受欢迎

4月17日,在邻水县袁市镇,刘文军一一查看他在建设的晒场和检验检测室,这都是为黄荆麦酱的生产量身定制的。竣工之后,他的黄荆麦酱就可由作坊生产升格为现代化工厂生产。

“黄荆麦酱在我们这里有400年的生产历史了,我在初中时,就跟父亲学会了制作黄荆麦酱的手艺,我还是黄荆麦酱非遗传承人。因而,我‘刘酱钵’的诨名也在本地传开了,要是问我本名,恐怕好多人还不知道呢!”刘文军说。

完成学业之后,刘文军就出外打工了,在绵阳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其间,他也抽时间制作黄荆麦酱,但都是自己食用或是受朋友之托制作一些收点成本价。

有一年,他出差到了广东,随身携带的几瓶黄荆麦酱受到了邻水籍老乡的喜欢。刘文军说:“黄荆麦酱用来炒回锅肉和凉拌菜,味道非常好,是邻水的特产。原本是本地农村家家户户都做的主要食材之一,随着大量村民外出打工,几乎就没有人做了,但大家又很怀念这种家乡的味道。”

抓住商机 返乡创业

由此,刘文军发现了商机。2017年11月,他回到家乡,把黄荆麦酱作为一个增收致富产业来做。

黄荆麦酱是季节性产品,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制作期。2018年春季,刘文军就组织人手到邻水海拔1000多米的山区采集野生黄荆枝叶,这是制作黄荆麦酱的原料之一,它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并且能产生诸多益生菌,还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此后,刘文军将采购的小麦浸泡24小时,再用木桶蒸煮至小麦“刚刚过心”九成熟(小麦蒸得太软,一发酵就空心了),就进入发酵阶段。在一个名叫“斗腔”的竹制器具里,刘文军按照古老的方法,每铺一层两厘米厚的小麦,就覆盖一层薄薄的黄荆枝叶,发酵5至7天,小麦就变成了“酱米”。之后,去除黄荆残枝败叶,“酱米”晒干粉碎,用姜、蒜、花椒、食盐“制水”并与“酱米”一起倒入缸内,再加入花椒面、海椒面、食盐进行晒制,总共7道工序,晒制45天后,一缸缸颜色金黄、味道鲜香的黄荆麦酱便大功告成。

2018年,刘文军制作了2500斤,拿出来就销售一空;去年,制作了6吨多,通过网络平台、朋友圈以及在深圳代销,至今已销出一半多。

“从原料变成产品,成本大概5-6元/斤,加上包装、人工、销售等成本,就要投10元/斤了。”刘文军说,“不过,一瓶400克的黄荆麦酱要卖25元,一次性买4瓶的,我还包快递费。”

一帆风顺 再谋大业

刘文军的黄荆酱产业一帆风顺,但他认为,其产业还处于作坊阶段。于是,今年他流转了一块土地,建设规范的晒场、检验检测室、光热室以及工厂化生产线。

“前两年,我的晒场都是就地临时找的露天晒场。但这样有一个问题,如果天气不好,很难保证黄荆酱的质量。”刘文军说,“而且,黄荆酱的香味飘得很远,我还必须在晒场搭围,否则,好多人要来看稀奇和围观。而搭围又增加了成本。”

有了正规的晒场乃至光热室,则不用再搭围并解决了黄荆酱制作完全靠天吃饭的问题,检验检测室更是黄荆酱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给即将开始的工厂化生产创造条件,刘文军目前正在协调流转170亩土地,准备种植黄荆和小麦。

刘文军说:“野生的黄荆,不仅采集成本高,而且根本就不够用。我今年9月准备到山上采集野生黄荆的根来试种50亩,成功后大面积发展。我还准备种100亩本地小麦。本地小麦粒小、饱满,麸皮多一些,制作出的黄荆麦酱色泽好、味道香。而且,我之前采购的相当一部分外地小麦,麸皮比较少、淀粉也多,生产的黄荆酱有点泛白。”

刘文军介绍,待他的规划一一落地,其黄荆麦酱的生产将不再受季节性的制约,产量产值也将极大提高。

新闻推荐

看好“双城经济圈” 8家企业集中签约落户邻水

四川经济日报讯(孔虹记者余萍)4月17日,邻水县在重庆举行西部模具产业园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