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创新改革·市州竞力 四川工业经济干劲足势头强

四川经济日报 2020-01-02 06:36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刘琳 唐千惠 刘佩佩/文 程磊/图

2019年,四川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工业稳定增长的办法多、措施实、力度大,支撑全省工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明显。1-11月,绵阳、南充、宜宾、甘孜等工业实现两位数增长,自贡、泸州、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眉山、广安、达州、雅安、资阳等12个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都增长7.8%,竞相发展的势头较好。

2019年12月31日,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现场,来自成都、绵阳、南充、内江、宜宾以及广安市邻水县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川西大数据产业园的代表,就当地2019年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2020年的发展规划做了交流分享,为四川省各地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和经验。

“有付出一定有收获,过去的一年,各市州成绩喜人。”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新有表示,接下来,各市州要根据四川省当前工业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结合实际,“稳”字当头,科学谋划,抢抓发展,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经信力量。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

成都市:

2020年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

近年来,成都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为引领,围绕重点产业聚集高端资源,推进集群成链,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成都及其周边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产业。2019年,成都五大产业全产业营业收入将突破2万亿。

构建产业生态,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成都全市围绕五大产业,建设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等14个产业生态圈,“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的发展路径逐步清晰。

加快功能区建设,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为支撑14个产业生态圈建设,统筹规划30个产业功能区,一个功能区主攻产业生态圈的1-2个产业细分领域,形成全域统筹、错位协同的市域协作体系。

突出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释放高校创新潜力,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

创新要素供给,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针对产业链全流程的专业化需要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需求,深化要素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政策、资本、土地、能源、人才等要素精准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2020年,成都将以产业生态圈为重点,产业功能区为核心,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推动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推动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绵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

绵阳市:

2020年 力争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

2019年以来,绵阳市紧紧围绕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16个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推动工业投资、技改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加强产业研究,抓好项目储备。引导企业持续开展技术改造,通过采取运用新工艺、采购新设备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催生出一批好项目。目前,全市共储备工业和技改项目300余个,总投资逾2000亿元。

瞄准行业龙头,开展精准招商。依托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上下游企业和关联配套项目。近年来,先后引进京东方、惠科、威马等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围绕这一批重大项目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吸引上下游企业和优质项目入驻。

强化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开工。落实重点项目专员、服务绿卡等制度,发改、经信、环保、等部门提前介入、统筹联动,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开工。2019年以来,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84个。

健全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建立“围绕一个重大产业项目,安排一位市级牵头领导,明确一个责任单位,成立一个项目工作专班,制定一套项目推进工作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协调解决落地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进度、尽早竣工投产。

2020年,绵阳将对标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和优势细分领域,突出抓好工业稳增长、六大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六大创新产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产业功能区、培育先进制造企业群体等重点工作,力争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工业投资增长8%,技改投资增长5%。

宜宾市工业和军民融合局相关负责人

宜宾市:

2020年 五大现代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

近年来,宜宾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攻坚破难、精准施策,创造性推进各项工作,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质效齐升。

抢抓战略机遇,“双轮驱动”顺势而为。宜宾抢抓国家和省级战略机遇,在2016年提出“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三年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年均超过30%,2019年新兴产业在全市规上工业总量中占比提升至20%以上。同时,传统产业在转型中实现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突出重点领域,锻造产业新优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频度率队招商,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打造首位产业集群相结合,招引一批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企业来宜投资。同时,成立11个重点产业推进组,确保重大项目推进“无障碍”。

激发内生活力,催生产业全面起势。经济新常态下,聚力打造具有宜宾特色的“5+1”产业体系。三年来,“宜宾智造”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已成功引进项目185个,其中投运106个,规上企业数突破50户,全国手机30强企业中9户落地宜宾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终端产业体系。

2020年,宜宾将聚力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梯度构建具有宜宾特色的“5+1”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全年食品饮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现代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持之以恒培育六大千亿产业集群。同时,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00亿元以上,全市园区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80%以上。

南充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

南充市:

2020年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

近年来,南充始终坚持以开放合作增强产业动能、以内部挖潜做优产业存量、以数字经济培育产业动力,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跑道上奋力前进、加速奔跑,为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打好“开放合作”引领仗,增强产业转型“源动能”。狠抓承接招商补链,主动出击承接东部化工产业转移,补齐油气化工产业集群中丙烯酸类助剂、聚氨酯类助剂等缺失产业链。狠抓平台招商延链,争取到陕西雷神等32个汽车汽配、丝纺服装产业项目签约落地,签约资金107.9亿元。狠抓借力招商盘活,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合力打造浙川东西部扶贫工业园。

打好“内部挖潜”组合拳,做优产业发展“基本量”。抓实升规培育挖增量,建立升规培育库。抓实创新驱动提质量,引导吉利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技术平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抓实绿色发展优结构,全市前三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52%,超额完成省下目标。

下好“数字经济”先手棋,培植产业升级“新动力”。全市城区及一、二类乡镇全部实现光网覆盖,市辖区及9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4G信号覆盖,建成5G基站160个。正式上线运行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云平台,上云单位和企业达500余家。同时,加快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

2020年,南充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以打造“全省工业经济副中心”为总目标,着力推动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改造升级,着力推动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工业“3+5”产业总产值突破23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850户,工业投资、技改投资等主要指标排位稳在全省“一方阵”。

内江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

内江市:

2020年 确保“四新一大”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2019年,内江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各项决策部署,在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和大数据“四新一大”产业上出实招、下实功,突出实施“七个好”,算好“七笔账”,帮助企业苦练“内功”,企业整体实现健康发展,有力支撑全市工业持续稳定增长。

聚焦质量提升抓特色产业培育。把“四新一大”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具有内江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规划引领,集中优势资源支持“四新一大”产业企业发展。

聚焦水平提升抓企业现场管理。确保“七个好”标准具体内容在规模工业企业中知晓率达到100%。开展现场管理先进企业评选,连续三年每年评选“内江市现场管理先进企业”10户。

聚焦质效提升抓智能改造升级。明确智能制造的主攻领域,推动新装备、新医药等产业加快信息化集成应用,实施物联网技术改造、管理智能化创新以及“机器换人”,重点推进实施成渝钒钛转炉智能化炼钢改造等44个智能改造项目。

聚焦速度提升抓运行服务保障。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安排市级工业发展资金3800余万元,惠及企业145户(次)。帮助企业解决原料、资金、运输、安全、环保等问题594项,降低企业成本超40亿元。

2020年,内江将围绕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和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总体目标,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融入成渝城市群发展。围绕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力争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0%以上,大力发展“四新一大”产业,全力构建具有内江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全市“四新一大”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邻水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

广安市邻水县:

深化川渝合作 谋划“十四五”期间渝邻合作重大产业合作事项33项

邻水县充分利用小平故里和毗邻重庆两大优势,全力推进产业开放合作,以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预计全县118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0亿元、同比增长11%,增加值增长9.5%;工业入库税金3.5亿元,占全县税收比重24%;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比达到67.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25%。

近年来,邻水县着力打造千亿规模的重庆装备制造配套基地、两江新区北向拓展地带,实现从零部件到整车设计的跨越。当前,全县60%的产业融入重庆、70%的企业来自重庆、80%的产品配套重庆,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产业,拥有为北京现代、长安福特、沃尔沃等大集团配套企业100余户,生产汽摩零部件产品逾1000种,形成了从原材料—毛坯—精加工—部件总成的完整产业链条,全年装备制造产值突破200亿元。

同时,邻水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攻重庆、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举办走进粤港澳等系列招商活动,引进工业项目45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30余户企业产品远销美、俄等40余国,设立海外工厂5个,引进外资企业3户。

下一步,邻水县将继续深化川渝合作“两地四方”机制,推动与重庆毗邻区县规划共融、基础同网、产业同链、生态共建、服务共享,对接规划编制,找准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达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共识,谋划“十四五”期间渝邻合作重大产业合作事项33项。

川西大数据产业园相关负责人

川西大数据产业园:

加速推进雅安数字经济产业走在全省前列

一年多来,雅安抢抓机遇,快速建设服务四川、辐射西南的川西大数据产业园,取得初步工作成效,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川西大数据产业园在招商方面收获满满,成功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超200亿元,阿里巴巴、华为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抢先入驻。

川西大数据产业园,规划以川西大数据产业园为核心区的5平方公里“西部数港”,布局数据中心、智能制造、创新孵化、数博小镇和数字人才公园五大组团,可容纳机架超20万个。同步规划5平方公里智能制造产业联动区、12平方公里智慧物流园区、5平方公里智慧文体产业新城,着力打造省内标杆、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区。

建设高效高质,采取并联审批、倒排工期、交叉施工等措施压缩时限,从开工到开园仅用8个月,创造了国内数据中心建设的“雅安速度”,建成数据机房等建筑超11万平方米,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同时,雅安在全省率先落实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电价政策,降低运营成本。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川西大数据产业园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大学城”,已入驻天府大数据学院、软通学院、易华录数据湖大学、雅职院等院校,未来三年落地高职院校不少于6家,在校师生突破10万人,着力打造全国首个产教融合的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

下一步,雅安将抢抓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机遇,加速推进雅安数字经济产业走在全省前列。

新闻推荐

老人被困悬崖 警方半小时解救

本报讯(记者周文平)日前,邻水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邻水县鹞子岩山坡树枝上悬挂着一位老人,如果不及时解救,老...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