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政协委员带着调研报告进村入户,现场探访创新履职成果“落地”情况 建议更科学 呼声更响亮
8月26日,在邻水县委书记赵璞点赞县政协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的调查与建议》(以下简称《调查与建议》)5个月后,县政协委员谭佳玉、范安谛、杨其明走进长安乡、城南镇多个村庄,实地探访《调查与建议》“落地”情况。
年初,邻水县政协接到县委交办的关于“改善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调研课题后,在履职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创新,大力推行“调研+”模式,通过调研与协商、监督的有机结合,成功实现高质量履职。《调查与建议》提交第二天就得到赵璞批示。3天后,赵璞又公开点赞报告建议。
“我们将‘崇尚创新’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努力打好政协履职‘结合牌’,做到建议更科学、呼声更响亮。”邻水县政协主席冯永斌说。
垃圾治理——
美丽乡村“靓”起来
8月26日上午,谭佳玉一行走进长安乡秀峰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路面上看不到一点垃圾,路边每隔几步就有一个垃圾桶。
之前,谭佳玉来过秀峰村两次,那时看到的情形与现在完全不一样。垃圾随处可见,农户院子里的木柴、杂物也是随意堆放。
“我们按照县里的试点安排,采取‘三三’治理模式,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长安乡副乡长李小奇介绍,“三三”治理模式主要是指“支部+业主+村民”三方联动,“户点+路线+村面”三步推开,“共建+共管+共评”三级维护。
“三三”治理模式背后是“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相结合的治理理念。翻开《调查与建议》,其中第一条建议就是“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统筹协调”。
“村民都参与进来,一起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而且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很少有人再随意乱丢垃圾。”秀峰村村委会主任黄德云说。
针对农村群众思想观念滞后的问题,范安谛曾专门提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群众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这一建议也被列入《调查与建议》,得到县环境保护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采纳落实。今年以来,邻水县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进村入户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宣讲环境卫生知识。
目前,邻水县已组建了乡村环卫队伍和环卫监管机构,配备村级保洁员2210人,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8座,配备垃圾密闭运输车辆91辆、垃圾桶15000个、垃圾箱1200个。
厕所革命——
农家环境“美”起来
在城南镇河湾村村民廖邦全家中,委员们看到新建的厕所是水冲式便盆,还有洗手盆、抽水箱。院墙外则是密封的三格式化粪池、净化槽和生态湿地。廖邦全说,厕所改造后,他家的环境变化太大了。以前他家化粪池的水都是直排到旁边的河流之中。
“这么好的厕所,改建的钱从哪里来?”委员们向同行的城南镇副镇长钟加英问道。
“我们通过项目争取一点、财政配套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进行改造。”钟加英说,今年,县上共整合财政资金4700多万元,在城南镇、冷家乡、长安乡等地进行了试点。目前,城南镇已对小溪河沿线35户村民家的厕所进行了改造。
资金缺口是邻水县政协在上半年调研中发现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时经过多次协商探讨,调研组成员一致呼吁,应该加强对各部门项目、资金的整合使用,并通过试点的方式,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调研组的这一建议已得到采纳。邻水县将农能、环保、新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打捆使用,不仅保证了改建工作的有效推进,还为其他建设项目提供了经验。目前,该县通过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已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2万余户。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邻水记者站游杰本报记者周文平)8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邻水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工人...
邻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邻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