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变化

广安日报 2019-07-18 02:01 大字

□口述 范小兵 邻水记者站 姜慧 本报记者 周文平 整理

近日,记者乘车近两个小时来到邻水县三古镇居民范小兵家时,他正准备吃午饭。红薯饭、小炒莴笋、清拌苦瓜、冬瓜汤,记者细看发现,米饭是粗粮,其他菜品则是清一色的素食。

“记者同志,你放心,我给你准备了一份荤菜。”范小兵一边打趣地说,一边笑嘻嘻地从橱柜里端出早已准备好的青椒肉丝。他说,现在的生活不一样了,吃东西有讲究,不敢吃太饱,也不敢吃太好,一切以健康为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餐桌上的变化。”范小兵说,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大米总不够吃。每年春夏季节,他家几乎顿顿都吃稀饭,很多时候稀饭里还掺着包谷渣子。到了秋冬季节,红薯就成了每餐的“主角”,饭里有红薯,菜里也有红薯,蒸的、煮的、烧的,各种做法的都有。“没办法啊,大米不够,只有吃红薯填肚子。”范小兵说,小时候他不喜欢吃红薯,因此,家里的大人每顿都将米饭分给他吃。但他还是感到饿,因为全家人的米饭加起来,也只有一小碗。

饭吃不饱,肉就吃得更少了。范小兵说,只有家里大人过生日,亲戚们来做客时,父母才会买几斤猪肉回来,再者就得等到过年。大年三十,肉算是勉强可以“狠狠”地吃一顿;正月初一,按照习俗要吃汤圆,汤圆里面会包一点肉;正月初二,吃面,要放臊子,所以也有肉;正月初三开始,肉就又不见了。

“那时总是吃不饱,我直到上初中都很瘦。”范小兵拿出一本相册,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告诉记者,那是他刚上初中,父亲带他去照相馆拍的照片。看着照片里那个瘦小的小男孩,很难想象他与眼前这个体重近200斤的人是同一人。

“变化要从我上初中后说起。”范小兵回忆说,当时,国家实施分田到户,他家一共8口人,除了父亲是公社小学的教师外,其余7人全是农村户口,分到了7份田地。虽然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只有他的母亲,但自己种自己得,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他家的粮食比以前增产了很多。自此,范小兵便能放开肚子吃饱饭了,稀饭掺包谷渣子、顿顿吃红薯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

饭吃得饱了,慢慢地见肉的次数也多了起来。由1个月打上一顿牙祭,到后来1个月两三次,再后来天天都有肉吃。餐桌上肉的品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只是单纯的猪肉,渐渐地有了鸡肉、鸭肉、鱼肉、牛肉……进餐馆尝鲜也不再是奢侈的事情,谁家有喜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上一桌,省事又体面。

“吃得越来越饱,吃得越来越好,我也开始长个了。15岁初中毕业,身高1米6,体重100多斤。18岁中师毕业,身高1米7,体重120斤。现在,身高没再长,体重却飙到了180多斤,十足的胖子了。”范小兵苦笑道。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餐桌上的食材也在不断更迭。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材不再囿于季节和地区,无论应季还是非应季的、本地乃至外地的、国内抑或国外的食材,老百姓在家都能吃上。因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便捷的运输条件已经帮人们解决了时令和距离的问题。

如今,时令蔬菜、各种粗粮、土特产品日益受到大家青睐,人们对吃的追求返璞归真。

于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健康饮食”成了餐桌上的新讲究。老百姓之间的问候语也由“吃饱了吗?”变成了“吃好了吗?”。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