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子镇桅子村:服务群众“零距离”

广安日报 2019-03-08 02:12 大字

□吕清辉 邻水记者站 曾涛

3月4日,记者来到邻水县柑子镇桅子村采访,遇见到村上办事的钟世杰正在称赞工作人员“待人热情,业务精通,工作耐心、细心……”

村委会门口的公示栏上,一张红榜格外醒目,红榜上写有受表扬的村党员干部名字。在该村,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面带微笑,耐心地为群众服务。这一幕正是该县2月12日以来开展“两转一提一抓”活动的见证。

分类管理 提升服务效能

“这是我们建立的村上党员QQ群、微信群、公众号。上级出台的政策、文件通知等,我们都通过这些新媒体及时进行传达……”该村第一书记甘霆对记者说。

桅子村有党员29人,流动党员5人,辖区有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总户数302户1087人,劳动力800人。根据村上情况,该村将党员分为A、B、C、D四个分类。把年富力强,组织性强、积极性高,能按时参加学习、积极服务群众的党员列入A类;把有参加组织活动愿望,但因年龄、身体等原因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的党员列入B类;把在本地做生意或外出打工,受客观条件限制,只能与组织保持联系,不能参与组织活动的党员列入C类;把见册不见人,外出多年失去联系的党员列入D类。

“进行分类后,就可以落实工作责任了。”甘霆说,村党支部按照党员分类情况对工作内容进行了分类。A类党员承担解决矛盾纠纷、信访维稳、安全排查等方面的工作;B类党员进行社情民意摸底、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的工作;C类党员主要负责摸清辖区内外出人员的情况。如此一来,把工作内容按照难易程度、紧迫度和工作量进行划分,让每名党员都能服务群众,从而提升了村委会的办事服务效率。

同时,为使“结对帮扶”“情暖万家”等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服务辖区居民,该村还制作了党员干部联系卡。群众可根据联系卡上提供的电话号码与党员联系,享受到“零距离”的服务。

实绩“报账” 激发工作热情

“有组织真好,我经常都回来签到,这些年家乡发展的很快,我也要为家乡建设出把力。”2月16日,钟年亮回到老家过年,和村上老同志们摆谈着近年来村上发生的变化。

钟年亮是村里的党员,一家人在成都生活。春节前,村里要扩展李子园规模,为使该项工作快速推进,钟强组织组上党员及思想先进人士成立筹备领导小组,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挨家挨户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有效推进了李子园扩展工作的顺利进行。

“每名党员每个季度都要到村党支部‘报账’。”甘霆告诉记者,村上为每名党员制作了一张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服务群众服务社区“实绩报账单”。报账单内容包括开展巡逻、信访维稳、安全工作、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多项工作,每个季度党员都要针对自己所开展的工作进行登记备案。村上组织居民对“实绩报账单”进行测评。经村支部综合测评、居民民主测评后,对优秀党员进行张榜公示。每年选取上榜次数最多的前两名党员进行表扬。“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大大激发了党员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工作热情。”钟强认为,这种激励机制更能让党员实现自身价值。

典型教育 提高党性修养

“即便现在退休了,我也始终坚持学习,把好经验传授给别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3月5日,记者采访柑子镇桅子村退休教师李建碧时,她坚定地说,自己将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每个月底是该村的党员学习例会时间,例会将开展理论学习、远程教育、党小组讨论和工作安排,以此形成了学习惯例。

“通过远程教育,学习革命精神;通过学习身边的典型,让党员结合自身进行对比。学习例会就是要让党员牢记使命,提高党性修养。”李建碧认为,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提高党员素质,是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该村还通过党刊党报、新媒体等平台,引导党员干部互学互比、互赶互超、互促共进,对标先进谈经验、学方法、找差距,开阔眼界视野,明确努力方向。

新闻推荐

老人千里寻医遇困境 民警及时救助显真情

本报讯(邻水记者站姜慧记者周文平)“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五支队九大队,我对你们的民警表示衷心感谢,是你们认真负责...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