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带来“河长治”

广安日报 2018-07-20 01:15 大字

□徐江 邻水记者站 姜慧

7月10日,记者漫步在县黎家乡大洪河河畔,只见河水碧波荡漾,偶有鱼儿游出水面觅食。

“现在河面几乎看不到垃圾,河岸周边的畜禽养殖场和餐饮店要么拆除了,要么规范了。现在,我们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了。”黎家乡村民谭文波开心地说。

黎家乡大洪河有了喜人的变化,得益于该县全面实行河长制。去年以来,该县推进县、乡、村三级河长制责任体系建设,对全县范围内的河流溪沟、水库、山坪塘、蓄水池、石河堰实施监管、治理,确保每条河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如今,该县河流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三级联动  实现全域覆盖

这几天,石滓镇石兴社区党支部书记苏成明更忙了。他不仅要忙社区的日常工作,还常常在社区境内的大洪河河边转悠,检查沿河环境,维护河道干净整洁。

“根据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消息来看,近日,四川还将迎来大到暴雨,到时候免不了会有部分垃圾被冲入河中,我要随时监控,组织人手及时打捞垃圾。”苏成明说。

从2017年4月开始,苏成明有了新的

身份——大洪河石兴社区段河长。按照规定,苏成明需要定期沿河巡察,一旦发现污染现象,就要立即追踪查找污染源,并及时向乡级河长报告,实施清理,确保河道环境整洁,河水不受污染。

邻水县幅员面积1919平方公里,境内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1条,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至50平方公里的河流12条,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众多。其中御临河、大洪河是该县的主要河流,其他河流都是这两条河流的支流。除此之外,全县还有水库83座,山坪塘2842座,畜水池643口,石河堰76处。为全面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2017年4月,该县全面实施河长制,在县、乡建立河长制的基础上,将河长制延伸到村级,形成三级联动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同时,明确将全县所有河湖库纳入河长制范围,实行“河长+警长”模式,对水域及其污染源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治理,实现河长制全域覆盖。

目前,该县共设立正副总河长2人,县级河长13人,乡级河长102人,村级河长952人;县级警长7人,乡镇警长31人;县乡村三级库长185人,共计1292人。

制度先行  责任层层落实

1292名河长、警长、库长分布在全县45个乡镇、1个园区,人员多、分布广,如何对河长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县河长制办公室主任林木告诉记者,该县启动河长制工作时,便新设立了河长制办公室,县委书记赵璞任总河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永鸿任副总河长,13位县级领导任县级河长,各乡镇党政领导任乡级河长,村支书、主任任村级河长,责任层层分工、层层落实。

“每位河长上任之后手上都有一本河长工作记录本,里面不仅明确说明了各级河长的职能职责和工作要点,还结合邻水实际,设计了巡河日志。”林木说,今年邻水召开了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3+1”水环境治理模式。3月份前,该县印发了《邻水县2018年度河长制工作要点》《邻水县2018年度“洁净水”行动工作要点》及全县11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018年四个清单”“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同时,完善河长制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联席会议制度、验收制度、河长巡河制度等14个相关制度,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规范,

确保河长制工作有章可循。

“分散在乡(镇)、村的基层河长管理着全县水系的‘动脉\’和‘毛细血管\’,这些河道任何一段有污染,都将影响下游水质。也就是说,该河段岸上有污染源,必须追根溯源,从源头实施有效治理。”林木说,因此,河长制原则上要求县级河长每月不少于一次,乡级河长每旬不少于一次,村级河长每周不少于二次,到自己负责的河段开展巡察。同时,邀请县纪委对全县河长制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河长进行约谈,屡次不改者进行通报批评。

林木坦言,以前,环保不下河,水务不上岸,河流环境防治是一道难题。河长制的实施,找到了打开困局的一把“金钥匙”。

如今,河长制带来的“河长治”,让邻水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河湖环境面貌显著改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新闻推荐

大树倾倒阻断道路 交警冒雨清除保畅通

本报讯7月3日,邻水交警大队三中队民警为保障道路畅通,冒雨清除倒树,受到当地群众称赞。当天上午,该县普降中到大雨。上午10时...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