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什么,市场说了算怎么种,技术是关键

广安日报 2018-05-07 01:18 大字

□邻水记者站 姜慧 本报记者 李倩

5月2日,雨后天气微凉,邻水县三古镇白水村村民吴才兵却心生暖意:10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中药材,尤其是那800多亩佛手,今年开始进入盛产期。吴才兵在心里算了好几遍,大概能收入50多万元。全部进入盛产期之后,这些中药材亩产值可达1万元。

从种植玉米、小麦,到改种中药材,亩产值倍增。然而,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改”并非只有换种这一条路径。邻水县自然道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升级,实现稻鸭共生,生产出的生态米、生态鸭价格倍增,成为市场的宠儿。

让种的人小康,让吃的人健康。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深谙此道的邻水县决策层,积极引导农民、农村专合社调整农业结构,转换生产方式,着重提升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优质型、生态型、品牌型农业。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上涨,为邻水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盯准市场发展产业

白水村是邻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活样本。10多年前,当地村民大多种植玉米、小麦,亩产值仅有数百元。因为效益低,有的农民干脆让土地撂荒。

35岁的吴才兵是白水村改革的引路人。2012年以前,吴才兵在深圳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在外闯荡多年,他的信条是“看准市场就成功了一大半”。正因如此,他选择放弃优厚的待遇,回乡种植中药材。

2012年春节,吴才兵回乡过年。偶然间,他发现同村的文岳清在几亩地里种上了百合。“为什么放弃种庄稼改种百合?”细心的吴才兵四处打探百合的价格。“原来,当时每公斤百合售价在65至70元之间,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

“种什么,市场说了算!”吴才兵想到,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像他一样远走他乡外出务工,留下了许多撂荒地。吴才兵心里活泛起来:要是将这些撂荒地都利用起来,种上中药材,那将是多么广阔的“钱景”啊!

过完春节,吴才兵不出门打工,在村里流转了100多亩土地与文岳清一道种起了百合。

父母、妻子急了,一些村民也直笑他傻,“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好好的办公室不坐,却要回乡当农民。”结果让村民傻眼:2013年,吴才兵种植的百合全部高价卖出,100多亩的百合纯收入达到10多万元。

“大家看到我挣了钱,也想参与进来。”这是吴才兵最乐意见到的事。当初他决定回乡当农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2013年8月,吴才兵成立了邻水县恒瑞祥佛手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112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其中。入股村民李志伍是其中一个受益者,“通过土地入股,我们一下子多了好几笔收入,土地流转费、务工费还有合作社的分红,每年都有,每年都在增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盯准市场迅速反应。”邻水县投资促进局一分局局长张彩霞说,改革吸引了50多名“城归”返乡创业,他们敏锐的市场眼光,成为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亮光。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柑橘成村民致富“金果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姜慧)4月9日,笔者走进邻水县兴仁镇玻璃村,沿着漫山的橘林漫步。正是这一片片橘林,造就了玻璃村的独特魅力,并帮助当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刚开始村上决定发展柑橘产业时,大部分村民不...

邻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邻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