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全:自力更生摘“穷帽”

广安日报 2018-02-28 02:12 大字

□邻水记者站刘伟本报记者周文平胡苗

近日,天刚蒙蒙亮,邻水县观音桥镇擂鼓坪村曾经的贫困户李天全就起床,步行两个多小时,赶着家里的14头牛去吃草。中午他便吃点干粮,直到晚上7点多才回到家中。虽然早出晚归比较辛苦,但李天全觉得很值得。“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用起心里更踏实!”正是凭着这份信念,2017年,李天全家成功脱贫。

擂鼓坪村地处海拔800多米的高山地带,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是观音桥镇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的村落。“几年前,村里连泥结碎石路都没有,到镇上得走两个半小时。除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外,在家的村民基本都是自给自足的状态。”擂鼓坪村党支部书记钟晓明说。

李天全家曾经也是如此。勤劳的他与妻子将别人家闲置撂荒的田地种上粮食、蔬菜,一家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然而,2000年,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6岁,最小的只有两个多月,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李天全一个人身上。

面对这样的现实,李天全别无选择,只得咬牙扛起养家重担。他将孩子交给母亲照顾,自己种了更多的田地,每天从早忙到晚,但也只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支。“娃儿上学的钱都要找别人借。”说起以前的日子,李天全直摇头。

改变,源于2014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擂鼓坪村修建起了通组泥结碎石路,李天全将自己种的蔬菜、粮食挑到镇上去卖方便多了。后来,李天全家又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干部考虑到他家无劳动力、家庭负担重,便为他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护林员,每月工资400元,这让李天全对生活又多了一分信心。

“光靠国家帮扶肯定不现实,自力更生脱贫,才对得起国家的好政策。”李天全说,村里许多田地闲置,杂草丛生,为养牛提供了天然草料,为尽早脱贫,他便在屋后建起简易牛棚,并借来8万元买了20头牛,开始养牛。

在驻村兽防员的帮助下,李天全养的牛逐渐长大,并开始产崽。然而,由于道路没有通到家门口,买家不愿意上门,牛的销路成了问题。帮扶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了交通不便等问题,并帮助李天全对牛棚进行了改造。“现在买家直接开车到家门口拉牛,方便多了!”李天全高兴地说。

在养殖空闲之时,李天全还根据自家居住的自然条件养殖蜜蜂16箱,仅这一项一年就为家里增加收入5000余元。2017年,加上三个孩子在外务工的收入,李天全一家纯收入达到13万元,成功脱贫。

“国家的好政策不仅让我家脱了贫,还让我们享受了‘五改三建\’,住上了安全房。我要把我的脱贫经验传授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以此回馈国家的好政策。”在擂鼓坪村每月举办的“贫困户座谈会”上,李天全总是自告奋勇地为其他贫困户讲解自己的“脱贫致富经”、养殖经验、种植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已有两户村民发展养牛产业。

新闻推荐

乡村“春晚”别样精彩

不是明星也有范。武术表演。弹奏手风琴。2月10日,一场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春晚”在邻水县子中乡鹿子坝小学精彩上演。春节临近,该乡几个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乡过年时,深为家乡的巨变感动,于是...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