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村里新变化
□邻水记者站姜慧本报记者周文平卢琴
12月8日,记者走进邻水县御临镇石子村,汽车沿新修的水泥路行驶,通向各个村组的道路蜿蜒曲折;村里的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白墙黑瓦的农家房屋错落有致,显得清爽而整洁;村民家电视、冰箱、洗衣机应有尽有……
几年前,石子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房屋低矮、交通不便,村民收入甚微,全村458户1297人,其中贫困户102户245人,贫困发生率达19.6%,是典型的贫困村。
“这几年,我们村变化很大,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31户村民家里通了自来水,村里发展了花椒、辣椒产业,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该村7组62岁的贫困户秦文生道出了村民共同的感受。
“这一切得益于国家的脱贫政策。在市政协、县城管执法局等相关部门的对口帮扶以及御临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下,才有了石子村的新变化。”该村第一书记冯小高如是说。
“我们现在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挑水喝,方便又安全。”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秦文生感受最深刻的还是水和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据他回忆,两年前,村里没通公路,自己所在的组仅靠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通往外面,村民生活用水靠挑井水。自从市政协、县城管执法局对口帮扶村里后,宽敞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出行方便多了。去年,全村31户村民家通了自来水,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此外,秦文生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他告诉记者,四年前,他因小女儿患重病急火攻心倒在地上,造成腰椎断裂,丧失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丧失及父女俩巨额的医疗费,让一家人陷入贫困,全家仅靠每月150元的低保金生活。2014年,秦文生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什么时候能还清债务,摘掉贫困户帽子?”面对窘境,不甘贫穷的秦文生常常思索怎样找到出路。
“欠下的钱要还,穷日子不能一直过下去!”依靠这样的信念,秦文生调整好心态,重拾生活信心,经过与帮扶责任人几次商讨后,他决定养羊脱贫致富。
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怎么办?“帮扶责任人先后给我送来40只小羊,还帮我募集资金修羊圈。”秦文生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时任村第一书记的韩翀还帮他联系了畜牧技术人员,免费为其培训养殖技术。去年,仅靠卖羊,家里的收入就达1.5万元。闲暇时,他还和老伴去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活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元,我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
在石子村,受益于精准脱贫的不仅仅是秦文生。随着村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石子村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据了解,自结对帮扶以来,市政协、县城管执法局各方奔走,积极争取,石子村实施了农村危旧房改造,整修了支部活动室,修建了垃圾房,成立了“爱心小屋”,方便村民与在外打工的亲人视频聊天等。同时,全村共发展花椒产业园80亩、脐橙园100亩、“广安柚”80余亩、香椿树400余亩,种植辣椒34亩,修建水泥路6.4公里、泥结碎石路2.4公里、便民路2公里。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单位,在他们的帮助下,不仅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还有了产业,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徐昌昆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笔者从全省国税系统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上获悉,广安市邻水县国税局被表彰为“全省国税系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近年来,邻水县国税局始终把脱贫攻坚当作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累计派出6名...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