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四川农业由大到强
走蜀乡
看新貌·供给侧改革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坚持农业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动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即日起,本报推出《喜迎党的十九大——走蜀乡 看新貌》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樊邦平
9月18日,邻水县袁市镇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稻谷堆积如山,收割机驰骋田野,秸秆打碎后就地还田。在盛世种植专合社加工车间,一袋袋优质大米包装完毕,等待上市。“4000余亩地全部种植优质稻,保守估计今年的收益能破一百万元,”聊起今年的丰收预期,专合社负责人方智勇信心满满。
金秋时节,四川省年初大规模普及的优质稻已丰收入仓,市场价格和行情一路看好。
从卖稻谷到卖大米
“普通稻价格低,不好卖,而且没有种子补贴,今年我全部改种优质稻,如今迎来了大丰收。”射洪县大榆镇种粮大户文正清告诉记者,今年第一次尝试将自家300亩田全部种植“川优6203”优质稻,迎来了好收成,为了提高收益,他也开始尝试精深加工大米,走品牌化和精品化路线。
从单一的种植常规水稻,到大胆种植优质稻,从卖稻谷到卖大米,将源源不断的川米推向消费终端,种粮大户的选择不是个案,其背后折射的正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蜀乡大地的生动实践。
今年初,四川省启动了种植优质稻1600万亩的目标,并加快推广 “川优6203”“宜香优2115”等为代表的本土优质稻米品种,如今秋收来临,优质稻对农民增收的优势正不断扩大。
改种优质稻,不主动追求粮食产量,而是专注粮食质量——保持了十年高速增长的四川粮食首度放慢脚步,四川农业率先从粮食入手,叩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门。
农业强省之路越走越宽
在粮食之外,四川农业好消息不断:四川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再添新成员,总数达到三个,数量领先西部;四川省六个村成功入围 “2017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川中丘陵水稻百亩示范方单产创记录;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六届俄罗斯莫斯科国际食品展上,四川茶叶、水果等40多种农副产品大放光彩,并深受各国客商青睐……从初春到仲夏再到金秋,从上至下,由外到内,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之下,农业大省这张金字招牌被越擦越亮,农业强省之路正越走越宽。
回顾五年来,四川现代农业建设历程,一批“川”字号的川猪、川兔、川茶、川菜、川果、川药品牌正在崛起。
去年,四川省农业更是实现增加值增长3.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继续保持“两个高于”,经营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比工资性收入高5.6个百分点,全省粮食总产位居全国第五,马铃薯、油菜籽产量全国第一,生猪、水禽、兔、蜂群养殖规模全国第一,茶叶、蔬菜产量全国前三。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情景剧节目现场。音乐快板节目《小平故里英模多》。9月13日下午,广安市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基层巡演巡讲巡展活动走进邻水,为邻城百姓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该活动主要以文艺节目的方式来呈现道德...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