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在已撤并的明月镇竹河村小学校舍,建立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儿童画院 山村小学“涅槃重生”记
□华蓥记者站 周松林
今年秋季开学,上学期只有3名学生的华蓥市明月镇竹河村小学,正式撤并到镇中心小学,标志着建校约70年之久的竹河村小学正式走进历史。但在今年暑假期间和平时的周末,竹河村小学校舍里却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原来,今年6月,由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广安市、华蓥市部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益组织,在竹河村小学校舍建立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性儿童画院,在节假日对该村的孩子进行美术教育培训,为农村留守儿童播撒艺术的“种子”。
撤并的村小学因绘画而“涅槃”
据竹河村已近90岁高龄的老村支书游忠福介绍,竹河村小学是两三代竹河村人的启蒙求学之地。建校以来,竹河村小学的校舍已历经数次修缮,老师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更是走了一批又一批。
1984年,从竹河村小学走出去的唐协明,高中毕业后又回到了竹河村小学任教到今年上半年学校撤并。他带出来的学生有的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有的成为公务员、教师、医生,当然更多的是在经商、在务工……特别是村里有好多父子两辈人都是他教出来的。
唐协明也从开始教书时的18岁“毛头小子”,变成如今头发稀疏的“老教师”,在学校上学的孩子也从高峰时期的两三百人到上学期的3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里年轻一辈纷纷走了出去,在全国各地就业安家,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少,当然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少。”唐协明说。
据唐协明分析,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竹河村小学师资力量太薄弱了,年轻老师不愿来,他和另一名老师都年近退休,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都跟不上时代潮流,村里的孩子纷纷到镇中心小学或城里上学也就不足为怪了。
最近这几年,竹河村只招收一二年级的学生,三年级后就转到镇中心小学,上个学期只招收起一个班级3名学生。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华蓥市统一规划,今年秋季,竹河村小学撤并到明月镇中心小学。
“如果不是建立儿童画院,撤并后的竹河村小学校舍将和其他撤并学校一样闲置下来,没想到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实现‘涅槃’。”唐协明感叹道。
竹河村于2014年被评为省定贫困村,省市场监管局负责进行对口帮扶,竹河村的孩子们受教育问题也是驻村工作队的一项重点工作。在省市场监管局的帮扶下,竹河村在建立村级教育基金会的同时,如何让村里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驻村工作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为此,驻村工作队队员何金瑞、李学问等人,通过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与留守儿童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掌握了全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通过争取省市场监管局、爱心企业和相关部门支持,今年6月,华蓥市首个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性儿童画院在竹河村正式揭牌,画院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该市的美术教师利用假期和周末,为该村的孩子免费开展绘画、手工等美术教育。
为山村孩子播撒艺术的“种子”
“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对儿童的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因此,艺术教育是儿童核心素养的教育,也是全面育人的教育。”竹河村儿童画院志愿者老师、华蓥中学高级美术教师李平川说,“但是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美术教育方面存在师资不足、美育落后等现象。”
据李平川介绍,可能因为竹河村小学的老师年龄较大的原因,画院开始授课之时,孩子们几乎没有多少美术基础知识。画院成立以后,老师们从美术工具的使用,从线条、色彩、结构等基础知识讲起,让孩子们逐步建立起对身边人、物的审美情趣,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自画院成立以来,志愿者老师们在向孩子们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坚持一两个课时一个绘画主题,着力培养山区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感知周边环境美感的能力。
“比如我们在‘我家的院子’这个主题中,白星辰同学不仅画出了蚂蚁搬西瓜、蚂蚁过河等场景,还将我们之前课程中学习的一些元素合理地运用到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主题中,孩子们纷纷将稻田、河流、山脉等身边的景物画进作品中,我们都惊喜不已。”竹河村儿童画院志愿者老师王星宇说。
而最让画院志愿者老师们欣喜的是,因为这些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很多孩子有着不自信、不开朗、自卑、孤僻等心理。但是通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学习,志愿者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参加体育活动,孩子们也逐渐变得自信、活泼开朗起来。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上了20多个课时,总体上来看,孩子们对线条、色彩的认识有了质的提升,对物体形状的认知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李平川说,“我们志愿者老师有一个共识,就是把这项志愿服务活动办下去,为山村的孩子们播撒艺术的‘种子’。”
新闻推荐
毕占云将军生平事迹展陈成为初心寻访者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华蓥市着力建设川东环渝交通枢纽。“三线记忆”主题公园成为华...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