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开学第一课》 泸州退休教师给先烈父亲“回信” 又是一年开学季,2021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节目中,泸州77岁退休教师蓝耕荒与先烈父亲蓝蒂裕穿越生
蓝耕荒展示父子俩年轻时的照片
《中国青年》杂志封面报道蓝耕荒
77岁儿子与先烈父亲“隔空对话”
1
“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这是革命先烈蓝蒂裕在牺牲前给年仅5岁的儿子写下的一段文字。蓝蒂裕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1948年,他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狱中的共产党人进行了最后的疯狂屠杀,蓝蒂裕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给儿子留下了这段字字千钧的嘱托。
这一幕,在2021年《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通过戏剧化演绎的方式,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青年演员真挚、动人地还原出来。
“亲爱的爸爸,如今遍地的荆棘已被铲除,再也没有满街的狼犬,请你们放心吧,今天的祖国,地更绿,天更蓝。”
蓝蒂裕烈士之子、77岁的蓝耕荒看到父亲生前的场景再现,饱含热泪地向父亲和革命先烈们回了一封信。这封跨越了72年的回信,穿越了生与死,更见证了国家的巨变。
2
父亲遗嘱《示儿》成为他的做人准则
泸州市江阳区濂溪路,蓝耕荒退休后,和老伴唐如芬住在这里。
上世纪60年代,由杨益言、罗广斌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风靡海内外,不仅真实再现了中共重庆地下党的英勇斗争,也激励了好几代人。
“小说中,作为华蓥山游击队长的‘蓝胡子’,令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谈及“蓝胡子”的原型、自己的父亲蓝蒂裕,蓝耕荒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不经意间透露于眉宇。
蓝蒂裕,重庆垫江人,青年时参加救亡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蓝蒂裕起初在重庆海员工会担任《新华日报》发行员,暗中从事党内交通联络工作。在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他不幸被捕,又挖墙逃离虎口。在与党一度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继续自觉地开展进步工作。
1947年,恢复党的关系后,蓝蒂裕被派往梁山县(现梁平区)开展工作,参与筹建梁(山)垫(江)游击区,后担任梁垫边特支书记。他以“蓝太医”的身份为掩护,为党组织在这一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冬,因叛徒的出卖,蓝蒂裕不幸在垫江县被捕。在渣滓洞监狱,蓝蒂裕作为“铁窗诗社”成员,积极参加狱中斗争,屡受敌人酷刑折磨,但他始终顽强不屈。
1949年10月28日清晨,蓝蒂裕等革命志士被特务从狱中押出。意识到生命已到最后时刻,蓝蒂裕在将写好多时的《示儿》诗交给难友,随后从容不迫地走向大坪刑场,就义时年仅33岁。
《示儿》不仅是一首诗,还是蓝蒂裕留给5岁儿子蓝耕荒的遗嘱,正是这首诗,让蓝蒂裕变得家喻户晓。
“短短76个字,多年来如同钉子,牢牢钉在我的心上,一刻也不敢懈怠。”自打蓝耕荒懂事起,“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就成为了他的人生指路明灯、前进动力和做人准则。
3
“把总理的叮嘱托在双肩”
对于《示儿》这首小诗,在蓝耕荒的理解中,父亲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比喻为“荒沙”、不合理的旧制度比喻为“荆棘”、万恶的反动派比喻为“狼犬”。蓝耕荒说:“父亲明确地告诉我,出生于兵荒马乱的时代,长大后必须接下老一辈的革命重担,前赴后继。”
1961年,蓝耕荒决定投笔从戎,16岁的他在参军登记表上毅然地写下名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到保卫祖国的第一线,去继承父亲的遗志,以此来锻炼自己。
连续两年“练兵技术能手”和连续三年“五好战士”表彰,以及被原昆明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这一系列的荣誉是对蓝耕荒作为一名普通士兵的最大认可。
在军营,蓝耕荒不仅是部队大练兵中的技术能手,还是文艺骨干。他所在部队的战士组建了业余演出队,以《示儿》一诗为素材,创作了《从荒沙中来的战士》配乐诗朗诵节目,并由蓝耕荒上台朗诵。
让蓝耕荒引以为傲的是,1964年2月6日,恰逢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一行访问非洲后回到昆明,军区首长精选了几个会演中的节目向总理进行了汇报演出,其中就有《从荒沙中来的战士》。
演出结束后,两位首长来到后台接见演出队员,听到军区政委介绍,得知蓝耕荒是红岩英烈蓝蒂裕的儿子后,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和周恩来总理的单独谈话,更是让蓝耕荒永生难忘。
“你在部队好好干,要像你父亲那样,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部队做一个红色的接班人。”蓝耕荒清楚地记得,周恩来总理握着他的手,不仅语重心长地勉励他好好学习,还吩咐军区首长让他尽量少朗诵,以免过于悲痛伤了身体。
“短短几句话让我热血沸腾,可以说,三天三夜都没能睡得着觉,总理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荡。”对于蓝耕荒来说,那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1964年3月2日,在昆明军区“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表彰大会上,蓝耕荒作为代表之一,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3月25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蓝耕荒看来,如果说父亲的遗志钉在心上,那么总理的叮嘱便是托在双肩,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
4
“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
1982年,蓝耕荒面临退伍,原本有多种选择的他,想起父亲遗愿中“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美丽的园林”,最终决定回到四川省公安学校(现四川警察学院)从事后勤工作。
三年时间,蓝耕荒跑遍周边几个地、市、州的苗圃,选择购买物美价廉、适合校园种植的花木,尽力搞好学校的绿化建设。学校先后斩获“泸州市绿化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绿化先进高校”等荣誉,蓝耕荒也多次获得嘉奖。
后来,蓝耕荒担任学校后勤处副处长,每年经手的资金高达数百万元,但他的意志丝毫未曾动摇过。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胸怀坦荡,对党忠诚永不变心。我们要不断传承红岩精神,让生命的色彩更加绚丽斑斓。”蓝耕荒表示,这既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告慰,也是他心底始终不改的信念。
采访快要结束时,蓝耕荒递给记者一张纸,上面是一首《写给我的爸爸蓝蒂裕》的长诗,其中有以下内容:
国民党反动派的子弹毁掉了您的身躯,却让您的革命精神长留人间。您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信念,是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鼓舞我们前进的壮丽的诗篇。如今,遍地的荆棘已被铲除,再也没有满街的狼犬,我们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让祖国绿树成荫,鲜花灿烂。据央视
新闻推荐
(记者廖振杰)6月16日,记者从四川省发改委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川渝合作共建的67个、总投资1.57万亿元重大项目已累计开工56个,完...
华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