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华蓥山(组章)

广安日报 2021-04-25 00:31 大字

□李晓波

华蓥丰碑

1948年8月,黎明前夕,乌云压迫着层峦叠嶂、怪石嶙峋的华蓥山,压迫着奔走在村民院坝、农家地头的中共地下党员。

如一声声春雷,从代市、观阁、三溪炸响在死气沉沉的暗夜;如一道道闪电,在伏龙、真静、石盘、龙潭撕裂开厚重的夜幕。

沉睡的大地苏醒了。饱含屈辱的怒焰熊熊燃烧起来了。

蛰伏的巨龙苏醒了。嘹亮的呐喊声唤醒了山山坳坳的生灵。

用血,点燃复仇的怒火。

用信念,串起华蓥山一般高耸坚定的信仰。

听,革命的号角在群山之间回响,召唤着被地主无情压榨的泥腿子,召唤着被雇主层层盘剥的长工,召唤着被店主日夜欺压的小工……

看,一行行坚实的脚印重叠着一行行坚实的脚印,一束束坚定的目光碰撞着一束束坚定的目光,一双双劳动的大手握紧了一双双劳动的大手……

这是一些普通的名字,王璞、陈联诗、刘隆华、邓慧中、杨奚勤、刘石泉、王敏、杨玉枢、蒋可然、张伦、陈尧楷、徐永培、徐相应……

这是一些把自己点燃为火炬的名字,让多少生灵在暗无天日里看到了希冀,让多少目光尾随着寻找到了光明。

嘹亮的号角声里,他们冲击着腐朽的反动派统治,冲撞撕扯着黎明前沉重的黑幕,传播着镰刀和斧头的真理启迪。

嘹亮的号角声里,他们用呐喊唤醒沉睡,用牺牲铭刻忠诚。

嘹亮的号角声里,他们迈着整齐划一的脚步,从1948年的华蓥山走出来,走成了华蓥丰碑,走进了共和国历史。

中兴纸厂

华蓥山下大垭口山腰丁家坪,杂草和灌木牵扯着一个血与火的传奇。

依稀可见的泡料池、碾料槽、煮料灶、残垣和断壁映射着那个特殊年代革命纸的故事。

一弯新月如水银泻地一般照耀着山腰里平坦的丁家坪,厂房里工人们顶着如臭鸡蛋一般难闻的硫化氢气味和弥漫的粉尘,紧张而有序地制浆、抄纸、涂布、裁切、卷筒、包装,最后郑重盖上“重庆立信图书用品社”的红色大印,从陆路转水路运到重庆,运到《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的印刷车间。

从经理苏芸、厂长王治到60多名工人,他们是那么的小心,那么的仔细,生怕有一件废品,生怕有一点浪费,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纸张,将承载着的巨大使命;这些白纸,将会落上能在暗夜里发光发亮、拯救人心的黑字。

哦,你们何其有幸,丁家坪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见证了中兴纸厂的那段特殊历史。

目睹了一群人,用最普通的劳动,在沉沉夜色里扛起了历史赋予的特殊使命。

遥望着重庆化龙桥虎头崖下,《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敌特的监视下,一期接一期把革命的真理和红色的声音持续传递,并被不断放大。

游击队存粮洞遗址

在华蓥山石林景区,我尾随游人的脚步走进了峡谷中华蓥山游击队存粮洞遗址。

穿越80年历史的水滴仍在滴落,整个洞子低矮、狭窄、阴暗、潮湿,一股厚厚的霉湿味弥漫于整个空间。

低矮的地方存放了最伟岸的灵魂,狭窄的石隙里暂住着最宽阔的胸襟,阴暗的环境难掩着理想的光辉,潮湿的霉味蕴藏灵魂的壮美。

在最不适宜存储粮食的地方,存储了粮食,这些粮食一定不是普通的粮食。难怪吃了它的人们能够在陡峭的山林里如履平地,能够顶住饥饿和寒冷与数倍、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周旋到底,能够从这里一直走出去,走到重庆,走进歌乐山,迎来解放大军。

双枪老太婆塑像

在华蓥山石林景区广场,“双枪老太婆”手持双枪,目光沉静,穿越历史的硝烟,远眺着晨光熹微里的莽苍大山。

风尘仆仆的她,也许刚从阳和之战归来,也许在界牌巧夺军车归来,也许刚刚与游击队员一起到敌营里连夜侦察归来,裤管上还沾着露湿的枯叶,睿智的双眼里还沉浸着战斗的激烈。

红色的面庞、红色的秀发、红色的衣裳卷起一股红色的旋风,把红色的思想晾晒在朝阳之下,金色的华蓥山之巅,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照耀着这一方水土走过了冬的凛冽,迎来了万紫千红一片春。

今天,跨越历史硝烟,我从你曾经战斗过的双河场来到你的面前,向你汇报,当年那些曾经给你和游击队战士提供过粮食、通过风报过信的乡亲已经在公元1950年得到了解放,在公元2017年脱离了贫困,而今正大踏步迈进在奔向小康的坦荡大道上。

今天,跨越苍茫时空,我从你曾经浴血过的天池湖畔来到你的面前,向你汇报,我,与全党9191万党员已经准备好了,接过你们曾经举过的旗帜,向着共产主义的伟大胜利,继续前进、前进、前进!

新闻推荐

目标导向狠抓落实 永兴镇力促经济实现“开门红”

本报讯(张敏)今年以来,永兴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理念,围绕2021年度经济指标任务,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

华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蓥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