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推动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为企业减压 为发展赋能

广安日报 2020-09-08 04:34 大字

企业党支部一班人在调研如何更好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员示范岗引领员工爱岗敬业,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

□夏永恒 前锋记者站 兰林前 本报记者 卢琴/文 本报记者 曾诚 张启富/图

9月4日,在华蓥山经开区四川坤鸿电子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忙生产。“我们要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既要提高产品销量,更要提高产品质量。”四川坤鸿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建林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前几个月订单量同比下降了35%,好在广安、华蓥两级党政领导及时联系京东方集团、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找销路解难题。目前公司订单充足,满负荷生产。

早在今年3月,疫情形势好转,市委就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抓落实”活动。活动启动后,全市派出党员干部,深入企业车间、项目建设一线,找准问题、解决难题,为企业减压,为发展赋能。

近年来,广安市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推动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56789”的发展奇迹,民营经济已成为广安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财政税收的“主动脉”。广安市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党建强则发展强、党建好则企业兴”逐渐成为更多民营企业的思想共识和成功秘诀。

党建兴企

民营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为深入落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5条”,市委组织部成立调研组,深入全市79家民营企业实地走访,赴成都、重庆等地考察学习,在找准问题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党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7条措施,通过向大型民营企业选派第一书记、重点培养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探索“公招企用”模式等,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力。截至2020年8月,全市已向民营企业选派第一书记54名,举办民营企业出资(负责)人培训班2期,培养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130余人。评选“红色工匠室”10个,激励民营企业党员技术攻坚和创新创造。

全市各地党政领导班子压实责任,强力推动,逗硬考核,班子成员定点联系1—2家民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并通过开展民营企业先进典型巡回宣讲行动、拓展提能行动和党建护航行动,举办高质量党建服务发展专题培训,分批次向民营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跟踪解决党建、资金、用工等问题。并强化人员保障、经费保障、阵地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把准方向、凝聚力量、协调各方的作用,引导民营企业主动融入市委“1234”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民营企业整合资源、抱团发展。

同时,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推行民营企业管理层与党组织“双向互评”制度,实行星级评定管理,在相互协商和监督中凝聚党建合力,让党组织服务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广安光前集团、四川保城特种设备有限公司、四川帕沃可有限公司、四川慧博玻璃有限公司等先后获评全省非公企业党建示范单位。

人才战略

聚焦企业发展“第一资源”

在民营企业逐步壮大的过程中,广安市还始终聚焦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7月8日,“服务双城经济圈·共建党建先锋区”启动仪式在小平干部学院举行。广安市携手重庆市渝中区、江北区等12个区县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党建先锋区”,广安市委组织部、重庆市渝中区委组织部等13家单位成为“党建先锋区”首批成员单位。

签订协议的同时,广安市发布了产业园区《机会清单》22个,为合作区域内人才交流提供基础。合作协议中另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双方建立区域一体化人才评价制度,逐步取消广安与重庆毗邻友好区县跨区域流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确认手续,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互认机制;共建区域高端人才数据库,鼓励通过设立“候鸟型”人才工作站,采取协议工资、兼职取酬等方式,推行“周末工程师”,推动优质人才资源高效利用。

世界首条玄武岩纤维2400孔漏板拉丝智能化池窑生产线于7月初在广安华蓥投产。把华蓥山的“小石头”做成大产业的背后,广安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玄武岩新材料研究院等高端人才平台,聘请5名院士、70余名技术人员开展科研攻关。近三年,广安引进各类人才2.6万名,其中硕士、博士1129名。

新闻推荐

坝坝里的问政会

永兴镇褒先寺村村民现场展示填写的意见表。禄市镇在月亮坡村召开“人民阅卷·广安行动”村头问政坝坝会。近日,华蓥市禄市...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