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砖瓦窑

达州日报 2020-04-03 11:22 大字

开江各地,尤其是平坝地区,曾经到处可见老式的小型砖瓦窑。上世纪八十年代,永兴镇姚家坝村靠近公路一边,小型砖窑一座连着一座,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硕大的窑场。山区地方则以小型瓦窑为主,分布也较零散。

县志载,早在清代,开江就出现了砖瓦窑,生产青砖青瓦。民国时期,各场镇和交通要道都有私人开设的雇人烧制的砖瓦窑,以生产青瓦为主。据说,当年颜德基修建四合院时,所用青砖,还专门被打磨过,砌的砖墙严实严缝,即使最薄的刀片,也难以从衔接处插进去。1956年实行合作化,砖瓦窑也由私人经营变为生产队、大队集体经营。“文革”期间,砖瓦窑主要生产青砖,供应“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许多人推倒土墙屋,重新修建砖瓦屋,私人建的砖瓦窑开始雨后春笋般冒出。

那时,许多农民建房都自己修建一个小型砖瓦窑。这种砖瓦窑多利用高畔地型而建,高约5米,窑肚犹如一面硕大的圆鼓,上下两头小,中间大,一般能装四五万块砖,再加上少量瓦片。

砖瓦窑建好,开始制砖。制砖之前,要先选好制砖的泥土,通常情况下选用黏土。黏土选好,开始取土和泥,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尽管黏土有黏性,但还远远达不到制作砖坯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将堆成一团的黏土,用脚来回反复地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永兴姚家坝一带的公路旁,常看到一个个赤裸着上身的汉子,在一团团黏土上不停地踩来踩去。有时为了节省劳力,也有人将牛撵到黏土团上反复踩压。黏土经过反复踩压会变得均匀、绵软,更具黏性。这时便可将黏土一铲一铲地重新垒成一米高的土堆,用来制作砖坯。与此同时,还得平整一大块平地,砌几条高垄,以便堆放砖坯。此时,才可以放心制作砖坯。

常常,你会看见制作砖坯的师傅弓身站在土堆前,将和好的黏土,用手抓几把,使劲摔到砖模具里;然后用手抹去表面多余的泥土,再用专用细铁丝刮去表面凸起的部分,直到表面变得平平展展;而后用手端起小跑到几十米远的场地,翻倒后又跑回来。一般一次能倒三块砖坯,要做成千上万块砖,常需要十天半月,反复奔跑无次数。一窑砖坯做下来,师傅常累得腰酸腿疼,有的甚至手都被磨掉一层皮。

砖坯制好还不能万事大吉,需要晾晒至干燥,才能装窑。这当中,须做好防雨工作,特别是夏、秋季节,稍不留神,砖坯就会被雨淋坏,变成一堆烂泥。所以,制砖者都在码放砖坯处准备了防雨器具。早先一般将毛竹划破,将稻草横夹于其中绑紧,制成一长条一长条的草披,一逢下雨,便将草披横放于砖坯上。出现塑料胶纸后,许多人开始用胶纸遮盖。由于夏季的暴雨说来就来,许多时候会出现夜半起床打着手电筒给砖坯遮盖的情景。那场景真是既惊险又刺激,常常一家人喊的喊、叫的叫、盖的盖草披或胶纸、压的压砖头,直到把那些砖坯盖得严实严缝,大家才在噼里啪啦的雨声中,打着手电筒回家。

砖坯干燥后,开始将它装入窑子烧窑。烧窑是一项技术活,火大火小、什么时候闭窑,都十分讲究。那些技术好的烧窑师傅,烧出的砖瓦不仅颜色青黝黝的,而且结实耐用;相反,烧出的砖瓦,要么半生不熟、颜色各异,要么结成一团团成为废品。

记得老家一个叫陈麻子的烧窑师傅,从坝下学得一手烧窑的过硬技术,是烧窑的老把式,在村里享有很高威信。村里每逢烧窑,必恭恭敬敬地前去邀请。陈麻子为人随和,也不摆架子,任谁一家请他,他总是有请必到,而且烧出的砖瓦成色好、次品少,由此越发得到大家敬重。

由于建砖瓦房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窑主看出了商机,除满足自己需要,开始对外出售。于是,他们的砖瓦窑烧了一窑又一窑,所用的黏土自然多,掏挖的泥坑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一到下雨天,那些地方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小水凼。永兴镇姚家坝一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处可见一个个小水凼。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将这些小水凼稍加改造变成小鱼塘,然后随意丢进捡来的野鱼,每逢过年时节,或者将小水凼放干,或者用自己编织的小网一网,那活蹦乱跳的鲫鱼、鲤鱼等便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先前的砖瓦窑,多建于房前屋后。这些地方多是一些熟土,长期制砖烧瓦,对耕地是一种损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过去的小砖瓦窑逐渐被一排排大轮窑代替。挖土则用挖掘机、铲车等现代化工具。做砖也不再用人工,而是用制砖机,砖瓦窑则建在了那些远离住宅的荒山野外,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为了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提出了建房使用免烧砖、空心砖等,旧有的砖瓦窑已难见踪影,它们有的被填平恢复成耕地,有的被改造成鱼塘,也有的任其废弃。

砖瓦窑最终化为历史的陈迹。

□林佐成

新闻推荐

5551万元用于广安重点流域 水环境综合治理

本报讯(贺振航记者陈玲)近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广安获得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2020年中央预算内资金5551万元。此...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