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滞销蔬菜找出路 江俊:为乡亲奔忙的第一书记

广安日报 2020-03-10 03:47 大字

□华蓥记者站 邱海鹰

“你刚帮我们把滞销的蔬菜卖出去,现在又帮我们购回了蔬菜种子。真是太感谢了!”3月7日,当明月镇三合团村蔬菜种植户吴奇杰,从该村第一书记江俊手中接过四季豆、豇豆等种子时十分感动,他说,“要不是你们天天为我们奔忙,今年真不晓得怎么办了?”

吴奇杰是省级贫困村——三合团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在党的政策帮助下,吴奇杰不仅享受了政策性兜底补助等,还在当地打零工,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我想着,政策这么好,摘掉贫困帽子后,我还得使劲干,争取早日致富。”吴奇杰说,虽然吃穿不愁,但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为做到持续增收不返贫,2018年,在驻村干部的鼓励帮助下,吴奇杰利用乡亲因外出务工闲置下来的土地,发展起了20多亩蔬菜产业和庭院经济。到2019年,他家人均纯收入上升到6800多元,与2017年刚脱贫相比,增长了近1倍。

今年春节,吴奇杰原以为种植的“过年菜”能卖个好价钱,谁知受疫情影响导致滞销。正当他着急的时候,江俊等村干部组成的农产品促销队,主动帮忙联系蔬菜销售,解了他和乡亲们的“燃眉之急”。

吴奇杰所在的三合团村地处渠江东畔,面积仅1.3平方公里,属渠江流域洪涝区。因人少地小、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制约,集体经济收入少、群众增收渠道单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13年建档立卡之初,贫困发生率达17.2%,贫困户人均收入仅有2000余元,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通过强力实施脱贫攻坚措施,2017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700元,顺利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

为巩固脱贫成果,2018年5月,在华蓥市委办公室工作的江俊下派到三合团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面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双重任务,江俊和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蔬菜产业,全面打响产业、交通、生态三大攻坚战。而今,三合团村已建成观光荷塘180余亩,栽种高品质红枫200余亩,栽植观光油菜100余亩,打造七彩缤纷田园,修建游步道、观光亭、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了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灭蚊灯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出行更加便捷、生活环境显著提升。

正当江俊等人满怀信心带领干部群众迈进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

春节期间,由于从湖北、武汉返回三合团村的7户务工人员被居家隔离观察,此时的三合团村成了一块“禁地”。江俊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班子成员巡察7户隔离户,挨家挨户地询问规劝,这种烦琐的工作,持续了近1个月时间。

同时,江俊等人每天还要入户宣传、道路巡逻等,规劝村民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餐、不扎堆……在入户走访中,发现有的村民没有买到口罩,个别脱贫户生活物资不足,他们便免费送去口罩、食用油、大米等物资。

防疫工作虽然做实了,但另一难题又来了。吴奇杰等村民种植的香菜、菠菜、萝卜等蔬菜,面临滞销难题。江俊一边组织召开村支“两委”紧急会,成立农产品促销队,一边与华蓥市扶贫开发局、农资配送服务部门对接,统计滞销产品种类、数量,及时打开了村民滞留蔬菜的销路,确保脱贫户持续增收。

新闻推荐

坚持“三个一线”工作法 统筹推进八项重点工作

(紧接第一版)开展“抖音直播看企业”活动,推行线上招聘等。促成87家复工复产企业解决用工需求,实现稳定就业1230人。谢洋波介...

华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蓥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