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政协高质量履职结出丰硕果实 “好声音”唱出“好办法”

四川政协报 2019-12-20 09:17 大字

今年国庆节后,华蓥市政协委员、四川省金泰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平注意到,当地陆续有10多名新业主投资发展油樟产业。她认为这是《华蓥市油樟产业发展补助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带来的连锁反应。

“你看,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品牌建设,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补助。”张小平翻开《办法》说,政策的出台有助于调动业主积极性,更为发展油樟产业打下了“强心针”。

10月4日,华蓥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办法》。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的委员们得知消息后,高兴地奔走相告。“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燕文表示。

在摸索中发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

为发展现代林产业,华蓥市作了不少尝试。在王燕文印象中,这些年尝试种植过麻竹、巨桉等,但效果都不好,产生不了经济效益。

2009年,张小平从宜宾购回油樟树种苗,在观音溪镇跳石沟村试种了200亩,获得成功。随后几年,由于缺乏产业扶持政策、基础设施配套较少,张小平感到发展有些费劲。

“由于油樟种植时间不长、规模不大、效益不突出,干部群众对发展油樟产业没有清晰的认识,关注度也不高。”华蓥市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苏明福坦言,多年来,该市并未制定油樟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全靠业主自己选择,“哪里租地方便,就在哪里栽植,没有统一规划,随意性较大”。

记者从华蓥市林业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看到,2013年前,华蓥全市种植油樟的面积仅为2000亩。

谈及为何要在华蓥尝试种植油樟,张小平表示,在发展油樟之前,她邀请林业专家从土壤、气候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结论表明华蓥适合发展油樟。事实证明,张小平的选择是正确的。去年,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检测数据表明,华蓥当地种植的油樟叶出油率达3.5%至4.0%,完全适合发展。

如何才能让油樟产业在华蓥做大做强?张小平始终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也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2017年,自担任市政协委员后,她一边扩大发展规模,一边积极呼吁,引起了不少委员的共同关注。

各界委员齐呼吁

政协良策促发展

2018年1月,华蓥市政协委员袁明均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加快油樟产业发展,积极助推青山富民进程》的发言,反响强烈。会上,不少农业界、经济界、工商联界委员纷纷围绕油樟产业发展建言。特别是在政策支持方面,大家一致呼吁,政府应及时出台政策支持油樟产业发展。

委员们的呼吁引起了市政协领导的重视。会议结束不久,市政协就决定把推动油樟产业发展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当年2月至4月,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深入庆华镇黄桷村、溪口镇平桥村等9个乡镇(街道)的16个村走访调研,全面了解全市油樟产业发展情况。4月下旬,市政协又专程到宜宾市宜宾县(现为宜宾市叙州区)、翠屏区考察油樟基地建设与加工、三产融合发展等。

调研过程中,委员们看到,油樟产业在华蓥大地已呈“遍地开花”之势。早在2015年,来自全国各地的6个业主就竞相承包荒山,扩大油樟产业规模。2017年3月,华蓥市油樟产业园还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林业示范园区。

“应从政策上进行支持,推动油樟产业从种植、提炼到深加工‘一条龙’发展。”调研中,市政协主席陈云栋专门提出,要呼吁制定油樟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这次调研形成《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油樟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一条重要建议是“多措并举,着力提供油樟产业发展保障”,呼吁市政府对油樟产业给予项目、资金、税收、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报告》提交后,立即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市林业发展中心认真采纳落实意见建议。

在市政协的呼声中,油樟产业成了华蓥市“四张名片”之一。

《办法》出台

发展信心更充足

9月26日,华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办法》。随后,《办法》正式印发,于11月开始试行。

苏明福全程参与了《办法》的制定。他告诉记者,市政协提交的《报告》就是《办法》的一针“催化剂”,《办法》中不少内容都吸纳了《报告》提出的建议。如在基地建设补助上,综合考虑了《报告》中提出的补助项目、补助方式等。

得知《办法》出台,业主李万德第一时间了解了详细内容,当即决定在天池镇租地发展油樟产业。在他看来,资金补助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办法》的出台为发展油樟产业提供了保障、增添了信心。一时间,华蓥市有10多名业主先后决定投身油樟产业发展。

近日,当记者走进华龙街道柏木山油樟基地时,张小平正组织工人对油樟进行冬季管护。之前,她按照《办法》算了一笔账:补助款下来后,基本能解决投产炼油前的生产管理费用。她说:“资金压力小些,可以重点做好后续加工。”

12月4日,华蓥市政协召开九届第31次主席会议。“要把《办法》实施成效及油樟产业发展专项视察纳入市政协2020年重要工作安排。”陈云栋在会上表示。

□罗春华 苗海洋 本报记者 王天雨

新闻推荐

华蓥师生社区代表走进法院

本报讯(王章申巧容)5日,华蓥市法院组织开展了法院开放日活动。华蓥市一中、广安实验中学师生以及双河街道杜家坪、栋梁...

华蓥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蓥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