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政协努力答好乡村振兴“答卷” 趟出一条“绿色”富民路
2019年,七届华蓥市政协委员李松满到该市投资发展葡萄产业已整整11年。在他的种植基地里,一栋法式风情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李松满与法国公司共同运营的萨里斯酒庄项目。去年,李松满为即将生产的白兰地注册了两个商标——“红城古堡”和“红海”。他说,这两个名字均源于华蓥的红色文化。
华蓥山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川东地下党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的战斗之地。40多年前,华蓥因三线建设而设立县级行政区。那时,谁也不会想到,在这片以红色文化著称的山区土地上,能够趟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这背后,离不开华蓥市政协持续多年的积极建言,也离不开华蓥政协人的躬身实践。
让荒土地披上“绿装”
上世纪90年代前,因为军工企业红光厂和禄市火车站的存在,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以工业和物流为主。但随着红光厂、火车站的相继搬离,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月亮坡人欧阳晓玲毅然辞掉“铁饭碗”,在月亮坡村的荒坡上开荒、打坑、植树,启动广安蜜梨基地建设,种下了第一棵蜜梨树苗。经过23年的努力,如今蜜梨基地的种植规模已达两万余亩,年产优质梨果品4万余吨,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优质梨5万余亩。
2001年,欧阳晓玲担任省政协委员后,将发展实践与委员履职结合起来,提出“让荒山变果园、让山村变庄园”的发展思路。产业逐步发展后,如何打造优质品牌、创新经营模式、带动村民致富……这些都成为她积极呼吁的内容。
华蓥市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罗春华曾在禄市镇担任镇党委书记。他不仅是华蓥市蜜梨产业连片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推动者之一。当时他就提出,要连片规模规范打造,让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到政协工作后,他依然在思考如何让蜜梨真正成为华蓥的靓丽“名片”。
2008年,华蓥市开始兴建现代农业园区。李松满从天津来到华蓥,成为最早入驻园区的业主。他投资创建了华蓥市德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葡萄。不久后,他被推荐为七届华蓥市政协委员,开始一边实践,一边建言。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当时他就提出应在园区进行专业化合作,“种植的做种植,销售的做销售”。
梳理七届、八届、九届华蓥市政协的履职内容,每年都有与农业产业相关的课题,相关调研报告、提案多达几十份。3月1日,市政协专门组织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主协商座谈会,做靓葡萄、蜜梨、花卉、油樟四张“名片”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用心做靓四张“名片”
今年,罗春华向市政协提交《关于在华蓥工业新城街道示范栽植油樟的建议》提案,呼吁在工业新城街道统一布局栽植油樟。他认为,除了美化街道外,更重要的是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010年,华蓥市开始栽植、推广、发展油樟产业,但效果却不太理想。对此,华蓥市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苏明福认为,主要还是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确规划、没有激励政策。
华蓥到底适不适合种植油樟?华蓥市政协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考察后,得出了肯定答案。采访中,罗春华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华蓥当地种植的油樟叶出油率达3.5%至4.0%,樟油的主要成分桉叶素则达58%以上。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认定,华蓥市适合发展油樟。
去年4月,华蓥市政协专程到宜宾市宜宾县(现为叙州区)、翠屏区考察油樟基地建设与加工、三产融合发展等,学习借鉴当地好的经验和做法。随后,华蓥市政协向市委提交了考察报告,提出将油樟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等6个方面建议。这些建议很快得到积极采纳。
如今,油樟产业已成为华蓥市重点打造的第四张“名片”。华蓥市政协委员张小平正是油樟产业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华蓥市油樟种植面积达到5万余亩。此前,华蓥市油樟产业园还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林业示范园区。
除油樟产业外,广安蜜梨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欧阳晓玲”梨则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欧阳晓玲坦言,做靓广安蜜梨这张“名片”的秘诀是保证质量。
在李松满和九届华蓥市政协委员刘洪波等人的引领带动下,35个业主投入到葡萄种植之中,产业规模达到1.9万亩。绿色有机成为当地葡萄最大的优势。这也是华蓥做靓葡萄这张“名片”的最大“杀手锏”。
花卉作为华蓥市打造的另一张“名片”,如今远近闻名。华蓥海棠博览园区获得“省级花卉产业园区”称号。目前,华蓥市政协还在积极呼吁,努力将华蓥海棠博览园区培育为成渝地区最大的海棠种植区,打造常年观花海、夏秋冬果林的“东方花博园”。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金秋柚丰收党员助收忙近日,四川省华蓥市供电公司的党员服务队抢抓晴好天气,帮助中和镇二郎庙村段勇等劳弱贫困户采收熟透了...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