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从纺织女工到种植能手

广安日报 2019-03-25 01:01 大字

□本报记者 刘莉华

近日,在前锋区双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洋溢着浓浓春意:土埂上整齐地种植着一株株草莓,绿叶间点缀着鲜红欲滴的果实,甚是喜人。

大棚里,基地负责人李春霞正陪着几位客户采摘草莓。“原以为下午不会有客人来了,没想到昨天打过电话的客人如约而至。”李春霞笑着说,她的8亩草莓实行分批种植,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市场。“目前草莓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2018年,基地里各种水果都卖得很好,已经实现了年收入100万元的预期目标。”李春霞告诉记者,她的基地不仅种草莓,还种了葡萄、李子、枇杷等多种水果。规模最大的要数葡萄,年产值达到160万元。由于物美价廉,这些水果均不愁销。

面对眼前一帆风顺的发展势头,回想起自己当初的创业历程,李春霞感慨万千。“2011年之前,我还是一名普通的纺织女工,月收入不到3000元。” 李春霞告诉记者,那年春节,她和老公像往常一样回家过年,正巧赶上镇里组织返乡农民工到外地考察现代农业,敢于尝试的她就积极报名参加了活动,基地里的规模农业,对她触动很大。

“参观结束之后,我决定回家自主创业。”2012年,李春霞放弃了从事多年的纺织行业,多方筹集资金,在前锋区虎城镇茶花村2组流转土地近300亩,建立了双河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了规模种植之路。

创业之初,李春霞当属农业种植“门外汉”,为了尽快掌握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她跑到华蓥市现代葡萄园里免费打工,吃住在葡萄棚,一学就是大半年,经过不懈努力、动手实践,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取得了葡萄种植“毕业证”。

“专业技术只是创业成功的条件之一。”李春霞说,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她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葡萄基地,导致当年葡萄产量偏低,加上基地刚建立不久,葡萄销路没有打开,销售情况很不理想。吸取教训的李春霞决定多方求助,通过向高等院校借智借力,提升管理经验和技术,不了解的相关政策向相关部门咨询,不断积累口碑,迅速打开销售市场……

凭借着一股敢于实践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李春霞的葡萄基地在2016年开始盈利,实现年纯收入近10万元。此后,李春霞的规模种植之路越走越顺,被评为广安市“巾帼返乡创业先进典型”。2019年,李春霞计划再投入300万元,扩大基地规模,带领周边更多群众发家致富。

新闻推荐

渠江春色美

阳春三月,经过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后的渠江四川省广安段,在沿岸盛开的油菜花和泛绿的草木、农作物装点下,显得格外美丽迷人。3...

华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蓥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