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里只有你” 矿山摄影人宋欣和他的矿工情结

广安日报 2019-03-17 01:01 大字

《矿工演矿工》

《检修》

《专注》

《煤场小憩》

《祝你平安》

《矿工》

《凝望》

矿山摄影人宋欣。

□本报记者 周文平

“1984年,我从井下采煤岗位调到矿工会,任宣传干事,从那时起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35年来,我拍摄过无数的人物、风景、建筑、动物等等,但拍摄得最多的还是煤矿工人,我的眼里只有他们。”3月6日,广安摄影圈里著名的矿山摄影人宋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道。

谈及缘由,宋欣说这与他的经历分不开。1953年出生的宋欣,24岁时就到华蓥山矿务局李子垭煤矿当煤矿工人,5年的井下工作经历让他深刻地体会到煤矿工人的艰辛。“煤矿工人常年在阴冷潮湿、充满危险的地层深处,采掘能源,为社会贡献光和热,甚至有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一个群体。”宋欣说,煤矿工人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社会给予的关注却不多,所以,他觉得他有责任、有义务为矿工讴歌,让更多的人了解井下世界。因此,宋欣无数次将镜头对准头顶矿灯、满身煤尘、汗流浃背、日夜奋战的矿工,拍摄他们冒着险情、裹着煤尘和烟雾的身影,拍摄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用一幅幅图片展现矿工勇敢而勤劳、质朴而粗犷的风采。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在深井中默默劳作、义无反顾的煤矿工人们,宋欣决定让自己的摄影作品走出矿山。2008年,《祝你平安》成为宋欣的第一幅参展作品,这让宋欣信心倍增。随后,陆续有作品入选一些摄影展、获得摄影奖或在省市报刊发表,宋欣也顺理成章地加入了省摄影家协会,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矿山摄影人。他的代表作品《运输线上》获得四川省第十五届艺术摄影展银奖,《矿工·丰碑》系列组照被中摄联盟作为2017年“五一”专辑刊出,《家园》入选四川省摄影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展……

2013年9月,宋欣正式退休,但他并未放弃摄影。“我对相机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摄影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宋欣说,“最初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拍照,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逐渐明白,当我按下相机快门的那一刻,我不仅留下了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也留下了历史的记录。于是,我慢慢地爱上了摄影。”为了拍摄煤矿工人们真实的工作状态,宋欣一个镜头往往要拍摄数十遍,站着、蹲着,有时甚至躺在地上拍摄,直到有了满意的作品才肯罢休。

宋欣用专注认真的态度,历经多年的拍摄,积累了上万张的照片,但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组奖品是一件白背心的照片。

1986年7月2日晚,突降暴雨,矿区山洪奔泻,洪水漫过了矿井的井口轨道30厘米,煤坪水深齐腰,矿区公路、堡坎多处垮塌,山上滑下的巨石、泥土阻断了矿区与外界的联系,矿里组织所有工人抗洪抢险。“按照矿领导的要求,我需要拍摄矿区受灾情况,以便向上级机关汇报。”7月3日一大早,宋欣就穿着雨衣雨靴、挎着相机开始了工作。“我走遍了矿区,不仅拍下了所有受灾的地方,还拍下了不少矿工冒雨抢险救灾的感人场景。”宋欣说,顾不上换下身上被雨水湿透的衣服,忙了整整一个通宵,将所有的胶卷进行了冲洗、放大,次日一早就把200多张灾情照片交到了领导手中。洪灾之后,宋欣被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奖品就是那件印有“7·2抗洪抢险纪念”字样的白背心,而那组抢险救灾的图片也让宋欣在业内得到许多的褒奖。

“那件背心我一直保留着,提醒我不忘初心。”宋欣说,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会继续将镜头对准煤矿工人,把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更好地展示出来。

这是一种热情,更是一种责任和情怀。

(本版摄影作品由宋欣本人提供)

新闻推荐

3户企业上榜全省2018年度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名单

本报讯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2018年度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名单》,华蓥市四川帕沃可矿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蓥...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