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后 巩固成效不停步

广安日报 2018-12-25 03:44 大字

□易乐 林超强 华蓥记者站 周松林

2016年,华蓥市在全省88个贫困县中率先脱贫“摘帽”,并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称号。“摘帽”后这两年,该市将巩固脱贫成效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以乡村振兴为统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为基石,统筹做好退出贫困人口和其他困难群众、退出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帮扶提升工作。

2017年,华蓥市全面完成贫困人口减贫、贫困村退出任务,在全省率先消除绝对贫困。2018年,该市围绕贫困人口“零返贫”目标,坚持“队伍不散、政策不减、责任不变”,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战”,实现了全市无一名已脱贫人口返贫、无一名其他困难群众致贫的目标。

多措并举 多管齐下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要是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我这个家真的就完了。”12月19日,华蓥市观音溪镇高坪村村民韩开丰,对前往他家开展脱贫攻坚考核评估工作的省脱贫攻坚考核评估组工作人员发出由衷的感慨。

韩开丰一家在相关单位的帮扶下于2017年脱贫。但今年10月,韩开丰的儿子、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不幸罹患癌症去世,让全家陷入返贫危机;祸不单行,他的老伴胡加秀又因意外摔伤,花去医药费近3万元。

了解到韩开丰家存在返贫风险后,在结对帮扶责任人的联系下,有关部门立即将他家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而根据华蓥市实行的相关政策,胡加秀的住院费用个人只支付了2千多元。

今年以来,华蓥市围绕贫困人口“零返贫”目标,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建立健全“年初一计划、每月一走访、季度一监测、年终一算账”工作机制,确保已脱贫对象持续稳定达到现行退出标准。

对照标准,华蓥市对脱贫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众开展全覆盖动态监测,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户和致贫风险的临界困难群众,以村为单位分类建立问题台账;按照“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因户施策建立帮扶台账,综合运用低保、教育、医疗、危房改造、产业扶持、培训就业等政策措施予以帮扶,确保脱贫对象不返贫、临界困难群众不致贫。

华蓥市还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最有力支撑,整合财政专项扶贫、危房改造、地灾搬迁等项目资金,不断补齐住房、基础设施等短板,提高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产业大发展促进农民大增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特困人员供养、低保救助范畴,健全特困人员供养金、低保救助金自然增长机制;密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7道医疗“保障网”;健全完善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全程帮扶体系,选派优秀教师“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全市无一名学生因贫辍学。

强化领导  压实责任

保持脱贫政治定力

自2017年以来,华蓥市围绕“持续攻坚、巩固提升、全面小康”的任务目标,坚持队伍不散、政策不减、责任不变,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战”。

为了保证脱贫责任不缺失、工作不断档,华蓥市严格实行“双组长制+六大责任主体”,坚持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3名县级领导主抓脱贫攻坚工作,建立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市级领导、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村(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农技员和帮扶责任人六大责任主体分别立下军令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华蓥市通过实行“本级财政大投入+涉农资金大整合”的方式筹集脱贫攻坚资金。仅2018年,华蓥市本级财政投入4500万元专项用于脱贫攻坚,增幅达10.8%;累计向408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亿余元,促使贫困群众实现户均增收2800余元。

同时,该市还严格实行“联镇帮村+结对帮户”,认真落实“五个一”帮扶要求,全面完成“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轮换工作,29名县级领导、107个部门单位、98名驻村干部(含第一书记、农技员)定点帮扶25个贫困村,同步组建以乡镇(街道)、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78个工作组帮扶非贫困村;实行“经济激励+政治激励”“督办问责+连带追责”等工作机制,大张旗鼓表扬先进单位和先进典型,仅今年以来,就提拔重用敢担当、善作为、有实效的脱贫一线干部24人;坚持将督查问责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压紧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对脱贫攻坚任务特别是重点工程推进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通报存在的问题,凡被通报批评的,连带追究联镇联村帮扶单位责任。

新闻推荐

让群众放心舒心消费

□陈浪前锋记者站刘华12月11日上午9时许,家住前锋城区五条街的市民张彩英走进离家不远的市场,采购全家一天所需食材,市场里...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