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志愿者 普法路上不停步
□周松林 邓艳
在华蓥市,有一支由政法、教育战线等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老年法治宣讲团,常年奔忙在机关、学校、场镇、农家校园……成为华蓥山区普法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缘起
专业普法力量严重不足
“几天前,华蓥市人民法院给一个60多岁的老人家判了刑,因为禁渔期间他在河里打了4公斤鱼,大家说说他划得着吗……”近日,在华蓥市老年志愿者法治宣讲团组织的法律知识讲座上,宣讲团成员刘光禄在开场白上就向大家抛出这样一个案例。
据不完全统计,像这样的法律知识宣讲活动,自2009年以来,法治宣讲团已经开展了500余场次。
“华蓥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近10万人之多,而本地的商贩、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人员也达10多万人。这些人群在务工合同、劳务报酬、抚养赡养、财产分配、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可以说一片空白。”8月16日,华蓥市司法局局长曾泽波在谈到成立老年法制宣讲团的初衷时说,“而另一方面,从公检法系统、党政机关等离退休的老干部也超过了500人,他们大多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工作经验,热心公益事业。”2009年8月,华蓥市组建了全省首个由23名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老年志愿者法治宣讲团。
而目前,华蓥市老年志愿者法治宣讲团成员已经发展到200余人,其中50余人常年奔忙在普法宣传的路上。
形式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法”
在华蓥山区的田间地头,时常可以看见几名头发花白的老者,背着山区人们常用的背篓,背篓里面装的就是一些法律书籍和法律辅导读本、挂图,向乡亲们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被乡亲们亲切地称赞为 “背篓法律图书馆”。
“山区群众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我们就用一种让法律知识变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华蓥市老年志愿者法治宣讲团团长许坤元介绍说。
近年来,宣讲团先后编制了 《法制与安全警示教育读本》《“以案说法”读本》等书籍,并由政府出资印制了3万册读本,作为华蓥普法的本土教材。同时,宣讲团还将精选的案例制作成宣传挂图、法治年画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这些案例都由文字、配图、法制提示三部分组成,而且还就是我们本地真实发生的,篇幅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能够识字的群众都可以看得懂。”许坤元说,大家经常背着这些教材,开展“普法赶场”活动。
愿景
让守法成为公民必备道德品质
“要是我能多学点法律知识,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近日,宣讲团成员来到禄市镇给社区矫正对象作法制讲座时,一名矫正对象动情地对作讲座的彭世伦说。
“实际上,这样的话语我们在法律宣讲的时候听到了很多,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因为不懂法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让我们听了特别痛心。”彭世伦介绍说,“所以这几年,我们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为此,宣讲团选取看守所建设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结合真实案例与被监管人员现身说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我们近十年不遗余力地开展法制宣传,就是希望公民不仅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意识,还要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让守法成为公民必备道德品质。”许坤元坦言,“当然,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景,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我们愿一直在路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15日下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湘深入华蓥市督导调研“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开展情况,与部分企业负责人和...
华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