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田湾牛枢锥三孔器化石与华蓥山古人类

广安日报 2018-06-17 05:20 大字

目前广安境内发现最早的人工雕刻艺术品——牛枢锥三孔器。

□唐云梅 文/图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丰富多彩,但许多人认为,只有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壁画或者青铜器、陶瓷器之类的才算得上文物。其实不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这就是说,与古人类或者古人类活动有关的化石也属于文物保护对象。在广安市华蓥天池田湾就曾出土过一批动物化石,其中有一件14万年前广安古人类雕凿的牛枢锥三孔器,它是目前广安境内发现最早的人工雕刻艺术品。

2004年8月,华蓥市天池镇向和村田湾石场内,采石工人在放炮炸石作业中炸出一个洞穴堆积。这是一个发育在二、三叠纪灰岩(距今2.5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发生过物种灭绝事件)中的洞穴堆积,堆满了古生物化石,有豪猪、竹鼠、啮齿类、剑齿象、犀牛、麂、鹿、牛、野猪、豺、熊、食虫类等12种动物。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分析得知,天池田湾这批化石堆积形成时间为距今70-10万年的中更新世时期(这一阶段早期人类开始出现),能够为研究华蓥山地区的地质发育、生态环境变化、物种生存迁徙提供重要的实物证据。更重要的是,那件人工开凿了三个小孔的牛枢椎化石,证明了14万年前华蓥山脉地区存在着古人类生活。华蓥市文物部门很快将田湾化石洞穴堆积公布为文物,并命名为天池田湾化石遗址。

天池田湾化石遗址被发现的当天,有不明真相的村民取走了一些暴露在地面的化石。第二天,得知消息的华蓥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对遗址现场进行了清理发掘,并追回了村民们取走的全部化石。被追回的化石中,村民彭代明手中的那件最奇特。那是一块牛枢椎(牛的第二颈椎骨骼)化石,呈蝴蝶状,翅膀最宽处15.5厘米,首尾最长11.3厘米,高6厘米,上面凿有3个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直径约1.5厘米的圆孔,与其他化石明显不同。如果这三个小孔是堆积埋藏形成前人工开凿,那么就能证明当时这一地区生活着古人类。询问彭代明,他一再表示,这块牛枢椎化石从遗址中取出来就是那个样子,放在家里没有动过。从化石出土位置看,这处遗址堆积位于大山中部被炸开的矿石之中,上部和周边被开采的山体已达数十米,洞穴及堆积是早期地壳变化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确认,这批化石在被发现之前不存在被人为扰乱现象,而牛枢锥化石上边的三个小孔应是地壳堆积埋藏前的人类杰作,虽然其功能意义和制作技术尚不清楚,但可以看作是广安古人类或华蓥山人类的早期“艺术”制品。

早期人类艺术的萌发和演变,是旧石器(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前,人类使用简单的打造石器,学会了用火,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基本处于这一时期)考古学的热门话题。现今发现的南非布卢姆伯斯的赭石(赤铁矿石)人类刻画距今仅约7万年,我国学者黄万波等2004年在重庆奉节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化石刻画,将历史向前推至14万年前。那么,天池田湾出土的这块牛枢锥人类刻画化石距今多久了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将牛枢锥三孔器带回北京,邀请专业学者对动物化石做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从古生物学的角度,确定了田湾动物群的生活年代。初步研究表明,田湾遗址牛枢锥三孔器的时代大体与奉节兴隆洞相当,或早于后者,距今14万年以前。与已发现的国内外其他仅仅刻画图像或几道线条的岩石化石标本不同,田湾化石遗址的牛枢锥已经凿刻出了孔洞,成为人类早期的“雕刻类”艺术作品,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意义。但遗憾的是,田湾化石遗址的清理发掘未能寻找到其他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石制品、骨制品、灰烬或人类化石等实物,牛枢锥三孔器的制作工艺技术及其与华蓥山古人类活动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论证、研究和分析。同时,由于发现的人工化石标本仅有一件,且为村民而非考古工作者采集,专家们对其可信度难免存疑,故而对其科学价值难以评估。鉴于此,上级文物部门要求广安市县文物部门继续在华蓥山地区开展生物调查,以期发现更多的与古人类活动相关的遗址化石,如此,才能早日确定天池田湾遗址牛枢锥三孔器的性质。

不容置疑的是,天池田湾化石遗址牛枢锥三孔器的发现,为寻找华蓥山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例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华蓥山脉,我们就能寻找到与“北京人”“蓝田人”等古人类化石相媲美的“华蓥山人”古人类化石。

新闻推荐

杜绝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本报讯连日来,华蓥市工商质监局对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进行了巡查,做好获证企业后续监管工作。在巡查过程中,该局向企业管理人...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