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90后”大学生返乡“种未来”

广安日报 2017-11-21 01:50 大字

□华蓥记者站苗贵华

近日,在华蓥市观音溪镇高坪村的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基地里,一位皮肤稍黝黑、戴着眼镜的小伙正在向工人传授果树保暖过冬技术。

小伙名叫王林,是一名大学生,也是基地的业主。2013年,大学毕业的王林放弃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创业,开办了一家健身房。今年3月,王林几经考察,来到观音溪镇高坪村,承包了800余亩土地,建起了集养鱼、休闲、体验、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基地。

不当“白领”当农民

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

4年前,王林大学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虽然待遇可观,但“不甘平庸”的王林仅仅当了几个月的“白领”,就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和一位好友回到华蓥,开办了一家健身房。经过几年打拼,王林的健身房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意日渐红火。

今年3月,王林再次作出令大家意外的决定:到观音溪镇高坪村建设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基地。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内心始终还是渴望回到农村干一番事业。”王林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到高坪村,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高坪村平均海拔超过700米,与周边各村镇落差较大,形成了一个天然“孤岛”,加之地势陡峭、村民居住分散,周边村民戏称该村为“小西藏”。由于村里产业发展落后,贫困人口较多,高坪村成为华蓥市25个贫困村之一。另一方面,王林发现高坪村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村里的水果品质普遍较好,是较为理想的水果种植基地。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妈妈也在高坪村开展驻村工作。”王林说,在脱贫攻坚的浪潮中,原本在华蓥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母亲张素华,两年前被组织派到高坪村,担任驻村工作组成员,协助第一书记抓扶贫工作。“妈妈都要退休了,却还奔忙在扶贫一线,我更不能落后啊!”王林坦言,到高坪村发展产业,既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又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这更坚定了他到农村创业的信心。

惠民政策添信心

志在农村“种”出未来

就这样,王林在高坪村承包的800余亩土地上“折腾”了起来。大半年过去了,王林将筹集到的600万元资金全部投进了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基地。这片“撂荒地”也逐渐变了模样:种植了4万余株大雅柑、沃柑、美国糖橘、美国雪橙等苗木,修建了鱼塘……

今年10月,就在王林满怀希望发展农业产业时,一则关系到千千万万农民切身利益的重磅好消息传遍了中国大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我为自己的抉择感到庆幸,更为自己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创业庆幸!”王林说,党的这项决策让他振奋不已,也坚定了他立足农村、投身农业发展的信念。由于绿化苗木生产周期较长,王林承包了高坪村20年的土地。

如今,王林聘请了高坪村30余个村民在基地里工作,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还根据村民的意愿传授种植技术。村民张良全说,自从王林在村上建起了农业基地,他每年不仅有租金收入,还能务工增加收入,并学到一技之长。

农业基地逐渐走上正轨,王林的梦想也开始变为现实。他还规划,有机会争取再承包100多亩土地,尝试用更先进的种植方式,培育出更多更优的品种。

“生逢这么好的时代,我相信,在农村也一定能‘种\’好未来。”望着眼前的一片绿,王林说。

新闻推荐

托市收购让农民卖粮不难

本报讯为保障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华蓥市从9月下旬开始进行托市收购,让利于民。截至目前,该市已收购粮食8000多吨。该市托市收购严格按照国家执行标准,坚持依质论价,优质优价,及时兑付农民售粮...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