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 放飞“锂想” 甘孜唤醒“沉睡”资源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5-21 06:46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杨琦

“我宣布:融捷集团甘孜州融达锂业康定甲基卡锂辉矿开工!”5月16日上午,随着甘孜州州委常委、康定市委书记邓立军的一声号令,甘孜州康定市大型新能源项目甲基卡锂辉矿在塔公镇然弄村开工。

甲基卡锂辉矿位于甘孜州康定、雅江、道孚三县(市)交界处,距康定市城区145公里。该矿具有矿脉数量多、埋藏浅、集中成群分布、矿石品位高、易采易选等先天优势,锂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已探明甲基卡锂辉矿资源储量188.77万吨。其资源潜力有望突破300万吨,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锂辉石矿床,资源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35.96平方公里矿区已上升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

按照“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甘孜采取“州内开矿、州外加工”的方式,在“飞地”园区成甘工业园区对原矿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放飞“锂想”,唤醒“沉睡”资源,造福一方百姓。

环保安全优先 建设“绿色”矿山

“对标生态环保和安全,不达标坚决不开工,再大的项目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锂辉矿的开发上,甘孜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谈道。

甘孜州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对各类资源特别是水电、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高。

经济要发展,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容不得半点破坏。如何在寻求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了甘孜州资源开发与发展无法绕过的课题。

按照2020年四川将基本建成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的目标要求,甘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5月16日,在甘孜州融达锂业开工现场,甘孜州、康定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地村民代表、新闻媒体200余人参观了甲基卡锂辉矿尾矿坝。

尾矿污水治理是防止水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环节。

据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厂长涂晓钒介绍,经过选矿厂产生的尾矿浆通过尾矿管自流排入尾矿库,经絮凝加自然沉降,尾矿砂存放于尾矿库中,澄清的尾矿水经溢流涵洞排入回水收集池(尾矿库和回水池铺设防渗膜,防止尾水渗漏),再通过回水泵站抽回选矿厂高位水池,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了回水的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了选矿用水的“零污染、零排放”。

目前,甘孜州融达锂业公司已投资3000万元开展环保技改,并已竣工验收;采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手续已办理完毕,尾矿库下游水质监测点位选定、水质在线检测设备选型及合同签订已完成,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84亩永久工业用地土地征占用报批手续已办理完毕。

“企业开工投产后,我们将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加大监督督查,并从用地、用矿、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激励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积极创建省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康定市生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延伸产业链 “飞地”园区深加工

锂金属在工业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新能源、新材料、新药品三大新兴领域对锂的需求日益俱增,尤以新能源需求最具前景,市场份额已达30%左右,是未来拉动锂资源需求的主力。

据悉,甘孜州甲基卡锂辉石矿锂金属初步估价达3876亿元,其中所含的6.6万吨同位素锂6(6Li),相当于2428.8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约占全世界探明可采煤总储量(8260亿吨)的29%,开发后将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积极引导支持,四川省在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中也对新能源化工提出目标要求,对此甘孜州、康定市两级党委政府将甲基卡锂辉矿资源开发作为重大项目全力推进。

“顺利实现开工投产,感谢州、市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预计今年将产出锂精矿3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左右;2020年底,力争实现锂矿采选105万吨/年的产能,生产精矿20万吨/年,实现年产值8亿元。” 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斌告诉记者。

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矿产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高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加大锂及相关产业投资力度,做好锂产业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工业附加值,努力构建从上游原矿采选、中游锂冶炼及下游锂电池生产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 甘孜州经信局局长李樱说。

2018年,融达锂业控股股东融捷投资集团与成都市和甘孜州共同组建的“飞地”园区签订了160亿元的投资协议,建设融捷集团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园和融捷新能源电池总装两个项目,推进锂产业深加工,延伸锂产业链条,预计年产值达160亿元。目前,项目正加快推进,力争早日投产。

资源利益共享 造福当地百姓

如何通过资源开发实现矿山企业和矿区群众共同富裕?

今年4月,经过多次沟通协调,甘孜州政府与甘孜州融达锂业公司成功签订《建立锂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协议,在2019年至2023年,融达锂业从锂精矿产品销售产生的收入中提取利益共享资金给当地政府,并按约定的时间支付。

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让当地农牧民群众享受到资源开发带来的利益,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形成“财政增收,企业发展,群众受益”的资源开发格局。

据康定市政府副市长杨恒介绍,通过充分征求群众诉求,召开矿区村民大会10余次,走访群众1782户,出台了康定市甲基卡锂辉矿开发利益共享机制,5月底将全面启动兑现工作。

通过建立锂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一方面,利用开发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严格、开发有序的优势,加大企业所在地农牧区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带动引导,帮助周边农牧民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开发企业用工采取就地聘用方式,招收当地农牧民进入矿山企业,解决农牧民的就业问题。

目前,融达锂业公司已向当地群众兑现征地补偿款961万元;投入资金350万元,架设网围栏8000米,达到封闭开采要求。

据康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旭东介绍,融达锂业公司还将投资近9000万元,对矿区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明年全面完成后将有效解决当地8个村村民安全出行问题。

按照甲基卡锂辉矿发展规划,甘孜州在加快矿山开采及下游矿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的同时,通过定向培养、技能培训、物流运输等方式解决农牧民群众就业务工问题;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矿山开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实现8亿元,上缴税收1.04亿元,每年还将上缴利益共享资金;通过延长产业链,实现锂产品深加工,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60亿元,同时解决藏区不低于200人就业,从而实现开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吕斌告诉记者。

风好正是扬帆时,放飞“锂想”,唤醒“沉睡”资源,甘孜正当其时。

新闻推荐

压实两个责任 自觉接受监督 甘孜州派驻纪检机构向纪委述责述廉

甘孜日报讯“2018年,恶古乡发生‘2·16’森林火灾,11名干部受到纪律处分,反映出你乡干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你们今后将如何加...

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